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将柴达木生态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建议

日期:2019-01-15
字体:【 打印本页

  建议人:杨有智
  案  由:内  容: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柴达木地区对有效阻挡荒漠化向三江源地区蔓延,保护三江源生态发挥着重要屏障作用。虽然近年来盆地内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综合治理已经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柴达木地区的丰富资源更是全国性的战略资源,加强战略资源的保护与科学有序开发利用、加快绿色产业发展是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当地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统计,从1961-2013年柴达木盆地增温率为0.48°C/10年,高于整个青藏高原平均水平,最近40年冰川面积缩减大约675平方千米。1954年以来,50%以上的天然乔木林和沙生灌木林遭到破坏,面积减少20%,现有退化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25.0%。根据第五次荒漠化及沙化土地监测,沙化土地面积占沙化监测区总面积的33.22%。保护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5%,远低于全国保护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16.8%的比例。柴达木盆地生态极度脆弱,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任务艰巨。
  海西州工业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全国最大钾肥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纯碱生产基地、中国陆上第四大主力气田,钾肥、纯碱、天然气产量在全国占比分别为79%、14%、5.6%,但是工农业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矛盾突出,部分工业发展水平还较低的区域 “三废”污染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盐湖生物急剧下降和消失,盐湖资源可持续性受到威胁。柴达木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光热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源、能源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新兴业态产业尚未起步,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业、大健康产业等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以及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关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精神,海西州编制了《柴达木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规划》,从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工程、支撑体系与平台建设三方面对柴达木地区生态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进行了为期10年的统筹规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建  议:省发改、林业等部门汇报衔接国家有关部委,力争国务院审议并批准《柴达木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规划》,从而在国家层面统筹安排柴达木地区生态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在资金、政策、科技等方面对海西州予以大力支持,积极推动柴达木地区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推进柴达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支持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及特色生物加工、光伏、光热、核电等科技成果在柴达木地区转化,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