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孟海、莫重明、杨有智
案 由:一是锂产业。海西锂资源储量丰富,编入资源储量表的锂资源矿产地9处。目前,累计探明的锂资源储量为1831万吨,保有储量为1594万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83%,具有发展锂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目前,海西已形成4.2万吨碳酸锂、0.7万吨氯化锂产能,在建东台吉乃尔3万吨碳酸锂、聚之源年产6000吨高端六氟磷酸锂(一期2000吨)、金昆仑1.5万吨锂盐、兴华锂盐1万吨高纯氯化锂及2.5万吨硼酸等项目;上海增华15亿瓦时石墨烯锂电、盐湖比亚迪3万吨碳酸锂、爱能森5000吨硝酸锂、柴达木硼业化工1000吨碳酸锂等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锂电池的原料来源和产业基础逐步得到加强。二是新材料产业。海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钾、钠、镁、锂、镍、钴、硼、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禀赋尤为突出,为发展镁系金属新材料、镁系新型耐火材料、锂系金属新材料、锂电池新材料、特种高分子新材料、硼系超硬新材料、镍系新材料、熔盐新材料等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同时,海西资源性产品易组合的特征也为镁锂新材料、镍钴新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是新材料产业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条件。目前,海西已建成20万吨结构型板材、2400吨高强高韧镁合金、5.6万吨镁合金、6万吨氢氧化镁联产26万吨氯化钙、10万吨高纯氢氧化镁及耐火材料、1.5万吨金属硅、10万吨ADC发泡剂等项目,已形成金属镁、精硼酸、乌托洛品、聚丙烯、聚乙烯、玻璃丝绵等产品产能,爱能森100万吨储热熔盐、泓景化工2万吨聚苯硫醚、绿朋2万吨特种功能纤维等项目正在建设,华信锑锰2万吨高纯硫酸锰、中蓝科技石墨烯德令哈产业基地、青海绿草地2000吨高性能镁合金薄板、海西清大九鸿10万吨熔体净化材料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基础原料逐步夯实,为建成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三是新能源产业。海西柴达木盆地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日光透过率高,日照时间长,加之气候干燥、降雨量小,云层遮蔽率低,年日照小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每平方米6618.3~7356.9兆焦之间,开发利用潜力和意义巨大。初步测算,柴达木盆地太阳能光伏发电理论装机容量可达28亿kW,理论发电量达到51200亿 kWh,占全省太阳能理论装机及发电量90%左右。海西柴达木盆地全年风能可用时间3500~5000h,出现频率50~70%,发电量约为1800~2100h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海西柴达木盆地戈壁、荒漠面积十分广阔,未利用土地面积16.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未利用土地面积80%以上。其中:可用于开发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的荒地、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土地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地势开阔平坦,不占耕地,有利于大规模开发建设,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近年来,海西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达到5617.5兆瓦,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达246亿千瓦时。预计2018年底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建设目标将率先实现。100兆瓦单晶硅棒生产、200兆瓦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和300兆瓦高原型风电整机组装、风电塔筒制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已经建成,离网光伏检测和运维中心、风力光热发电及装备制造、太阳能智能运维机器人装备制造、50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组件生产基地(一期300兆瓦)、600兆瓦铜铟镓硒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区域内以新能源发电为主体,覆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电站建设、消纳输出、运营维护等辅助产业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四是原油储备及加工产业。海西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丰富,现已探明油田19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3091.1万吨,其中剩余技术可采储量7955.8万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4444.6万吨,主要有尕斯库勒、花土沟、跃进、油砂山、七个泉等油田。探明天然气田12处,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888.16亿立方米,其中剩余技术可采储量1396.86亿立方米,剩余经济可采储量1060.15亿立方米,是国内四大天然气区之一,主要有涩北一号、涩北二号、台南等气田区位优势,具有发展千万吨级原油储备及油气化工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目前,海西已形成230万吨原油和75亿立方天然气开采、150万吨原油加工、10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产能,建成涩宁兰、涩格、涩花等输气、输油管线,在建中浩天然气15万吨甲醇制稳定轻烃项目,中浩能源70万吨烯烃、贝正实业5万吨丁烷等项目。以油气开采为龙头的油气化工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油气当量有望突破1000万吨,具有建设千万吨原油储备及油气化工产业不可多得的条件。五是特色生物产业。海西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农牧资源独特,盛产春小麦、油菜、藜麦和优质牛羊肉等农畜产品,柴达木红果枸杞、黑果枸杞、山羊绒等已享誉海内外。辽阔的天然草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特色生物产业的首选之地。近年来,海西依托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大力推进特色作物种植和特色畜牧业发展,红黑枸杞、白刺、藜麦、沙棘、中藏药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特色牛羊繁育工程取得积极进展,配套饲草基地、加工基地相继建成。柴达木红果枸杞种植面积已达46万亩,保护黑果枸杞15万亩。已形成8万吨红枸杞干果、1万吨枸杞浓缩汁、0.5万吨枸杞功能饮料、3000吨枸杞酵素、1000吨青稞酵素啤酒、2000吨中藏药等种植及加工能力;在建沃福百瑞2万吨有机枸杞深加工、华牛10000吨青稞酵素啤酒、安第斯5000藜麦深加工、和润生物20万吨颗粒有机肥及2万吨液体有机肥、绿洲种业1万吨现代高原冷凉作物制种及加工、鑫德杞3万吨黑枸杞深加工等项目。
建 议:省级层面进一步加大对海西“五个千”产业发展动能培育支持力度,增强“五个千”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加大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为“五个千”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于加大海西“五个千”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
日期:2019-01-15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