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林,海东市第三届人大代表,互助县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他是深耕一线的中医专家,从医34载,为无数家庭带去希望;他是接地气的健康传播者,热心社会服务,让科普宣传深入寻常百姓家;他是一名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显担当,持续为医疗民生建言献策。
坚守初心,为民倾情奉献
民生为国之大计,健康乃民生之本。作为一名医疗卫生系统的“老兵”,除了出差,他每天8点准时出诊,三十多年来风雨无阻。“只要病人来了,无论多晚都要看完。”尽管日常接诊量大,结束了一天门诊工作的王晓林仍不休息。“张大姐,最近恢复得怎么样?”“用针灸治疗以后有没有舒服一点?”接诊结束后,医院的各个科室里总能看见王晓林的身影。在领导岗位上的他,有时候外出开会、科室指导比较多,王晓林就在每周六上午利用休息时间,坚持坐诊。
王晓林代表(左一)深入基层为群众开展义诊活动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人民赋予我的不只是一个‘人大代表’的称呼,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在代表履职路上,王晓林从不负代表履职的职责。他长期关注医疗卫生保障领域,积极参加视察调研、专题询问、评议、联系选民等活动。他也经常带领医护人员参加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深入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参与社会捐赠等工作。每到一个乡镇卫生院,王晓林都会深入病区,详细了解每个住院患者的病情,并为他们把脉问诊,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
履职尽责,彰显代表本色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开展,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诸如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比例较低,加大了患者就医负担。为此,王晓林到各街道、各村与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的愿望,并做了细致的记录。
在王晓林和其他中医人的长期争取下,2023年10月,一些新的确有疗效未被纳入中医适宜技术被列入了青海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新增和修订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医保支付类别的通知》范围,统一规范中医类新增医疗项目51项、修订医疗服务收费项目383项(包含停用的95项)、医保支付类别调整的15项、市场调节价1项、耗材目录10项的相关收费标准。
文化自信,祖国医学,中医必须姓“中”,这些词句他时常挂在嘴边,王晓林秉承弘扬中藏医药文化、服务教学科研、普及中藏医药知识的宗旨,积极奔走争取项目建设,在院内筹建了一处集教学、科研、交流、鉴赏和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展馆,面向社会群体普及中藏医药知识,传播中藏医药文化,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有温度、更加优质的中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基地通过省级验收,成为省内第一个传承和弘扬中藏医药文化的重点科普基地。
聚焦堵点,提升服务水平
中医药在慢性病、康复中具有特色优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可以在慢病防治体系的预防、早期防治、急性期防治、康复治疗等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简便验廉效”的特点,为基层群众“首诊在基层”“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互助县中医院能开展111项中医适宜技术、39项中医护理技术以及39项优势病种。
为将以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中医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王晓林组织院内的中医骨干人才,将确有疗效、易于开展的42项中医适宜技术整理制作《常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程》并拍摄操作视频,作为省级培训教材,已发至全省各卫生院,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王晓林长期关注“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中医院收治的多为慢性病、康复期患者,为了节约医保资金、减轻患者负担,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王晓林结合实际,通过积极申请,互助县中医院成功入选中医按病种付费试点单位,开展面神经炎、脑出血、类风湿性关节炎等10个病种以中医特色治疗按病种付费模式,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
王晓林代表(左)与康养老人亲切交流
“议案建议能转化为实际成效,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人大代表的使命,我必将尽全力为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盼。”王晓林说。
“心中有目标,肩头有责任,手里有办法。”这是病患对王晓林的评价。人大代表既是荣誉也是责任,面对百姓期许,王晓林坚持聚焦民生医疗领域,积极调查研究医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民生热点,努力提出更多高质量、接地气的代表建议。
“我是来自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代表,必须坚守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履职初心,多为基层老百姓发声,多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献计,发挥好代表作用,当好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王晓林说。
(策划、审核: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