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省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青海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中展现了责任担当,现从《风采·全省百名人大代表履职故事(2023卷)》中撷英采华,不定期宣传各级人大代表的奋斗足迹,传递“人民选我当代表 当好代表为人民”的精神能量和榜样力量。
人大代表履职故事(第二期)目录 ★全国人大代表毕生龙:扎根基层沃土 积极为民代言 ★省人大代表娘怀加:当企业头雁领航 做代表履职为民 ★西宁市城西区人大代表陶贵利:在守正创新中行稳致远 |
全国人大代表毕生龙:
扎根基层沃土 积极为民代言
毕生龙,中共党员,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屯村共有572户、2236口人,耕地面积3600余亩,主要以农业为主,兼种饲用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作物。毕生龙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推动全村各项事业有序发展,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支部书记勇担当、人大代表树形象”的为民情怀。
聚力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初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毕生龙心情分外激动,首先想到的是要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我带着乡亲们的期盼到北京,讲述海南州基层治理改革的探索,分享乡村振兴的经验。”这番话袒露了毕生龙扎根基层10多年来的心声与情怀,也是对乡村振兴的期盼与希冀。
毕生龙代表(左一)和村民察看土壤墒情
王屯村在产业发展上,一方面村集体合作社以群众土地入股、效益分红的方式,流转入股群众土地种植玉米,将秸秆充分回收利用,秸秆打捆1.2万个、青储饲料5400吨,保障了养殖户的饲草需求;另一方面,利用养殖能手较多,群众养殖经验丰富的优势,村集体成立了麟龙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原有的畜棚进行提档升级,全村群众申请办理家庭牧场9户,培育养殖大户15家,共养殖牛1300头、羊3800只。同时,持续推动‘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循环农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全面激活。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毕生龙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把从前整体面貌落后、人居环境差的王屯村,蝶变成人心团结、整洁和谐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与其他全国人大代表交流时,毕生龙用略带乡音的普通话,响亮而自豪地分享了乡村振兴在青海地区开花结果的成功经验。他讲到:“王屯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农牧融合、草畜联动,产销供一体”发展模式,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真正让‘绿色资源’成为经济资本,给乡亲们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文化润民,赋能美好生活
近年来,王屯村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婚丧嫁娶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婚丧嫁娶办理和红白理事会建设为切入点,坚持以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通过抓基础、建章程,重监管、促长效,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助推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连续几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王屯村作为贵德‘三屯’之一的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群众基础。2015年,王屯村村民仁欠吉被评为全国劳模。2018年,她带领22名群众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民族歌舞大赛,并获得银奖。”毕生龙回忆,曾经缺少朝气的王屯村,正是在一场场文艺演出中,重新获得了生机和活力,增强了全体村民群众的凝聚力。在演出队的影响下,每天晚上王屯村十个社的广场里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载歌载舞,一场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村民精神日渐富足,实现成风化人、文化铸魂。
此外,王屯村以每年农历四月八日青苗会为依托,举办民俗活动。作为主办地的王屯村群众,深受文化与人气的滋养。毕生龙介绍,青苗会期间,各地的游客走进村子深处,感受王屯村乡村振兴的美好成果,古村、古庙、田野、河岸被重新唤醒,在艺术的加持下,更添一份乡土情怀与本土特色。乡村的文化内涵,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出特色品牌,成为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为民代言,扎实履职尽责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毕生龙始终牢记代表使命,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同时,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他以代表进“两室”活动为牵引,定期接待选民,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深入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主动参与各级人大组织的各项视察活动,积极建言献策;认真解决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有效发挥了“两室”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毕生龙代表(中间)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有关政策
从基层村支部书记到全国人大代表,面对身份转变,毕生龙拓宽了思路视野,学会了站在全局高度,从共性问题出发,为基层发展谋划思路。面对媒体,毕生龙深情讲述了自己投身基层,以基层党建工作打开乡村治理局面的经历。“我出身农民家庭,最早是一名打工者,后来获得了宝贵的入党机会。”重视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的毕生龙,在村子里发掘培养了一批有经验、敢担当的青年党员。
“此次全国人代会结束后,我将把学到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精神,以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整理成接地气的语言,向村民宣讲,把两会精神带到田间地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一名人大代表的力量。”毕生龙说。
省人大代表娘怀加:
当企业头雁领航 做代表履职为民
娘怀加,青海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牧业发展技术协会会长、饲草协会常务理事长。
回乡创业,造福乡亲
娘怀加于2014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同德县交通运输局、同德县市场监管局、青海南部矿业等单位和企业工作,并于2019年回乡踏上了创业之路。
娘怀加代表(左一)为省教育厅调研组现场讲解合作社发展情况
根据家乡农牧业发展实际,娘怀加通过调研于2020年3月成立了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他带领周边5个村农户,投资500余万元建成2800亩油菜种植基地和年产110吨油料的油菜生产加工基地,有效降低了油菜种植过程中的农机租赁、劳动力等成本。他推广应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效防范了农户种植的市场风险,带动周边农户将绿色油菜产业发展成为特色优势产业,为促进当地农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力量。
在娘怀加的带领下,15户专业合作社社员经营性收入186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周边几个村的农牧民群众收入都有了很大提升。
勇担使命,履职为民
“我来自企业,熟悉企业,明白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知道企业需要什么、盼望什么,我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为企业诉求发声、为青海营商环境代言”,自担任省人大代表以来,娘怀加先后牵头提出了关于对县乡部分道路调出红线区域外、建立高技能人才引进机制等建议3件,有力推动了全省特别是当地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
娘怀加代表(右二)与专家一起交流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为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2022年,在娘怀加的努力和县农牧科技部门的支持下,青海省科技厅“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同德1号站在他创办的同德县花之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来自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的10人专家团队入驻该工作站,专家团队的到来不仅解决了当地多家企业发展中的疑难杂症,也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注入了科技的源头活水。
为了进一步盘活优势资源,拓宽发展渠道,娘怀加前往陕西省丹凤县、果洛州玛沁县学习考察后,发现同德县气候适宜,水草丰盛,具有得天独厚的林麝养殖环境。麝香作为中药材中的一种,素有“软黄金”的美誉,一直深受市场青睐,供不应求。随后,娘怀加带领花之海种养殖合作社积极发展林麝养殖项目,并于2022年6月成立同德县宗日特种养殖场,注册资金500万元,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林麝人工繁育和麝产品经销,现已取得海南州第一张国家林草局特种养殖许可证,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
娘怀加深知作为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必须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家乡发展,为乡村振兴、群众致富献出一份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娘怀加带领合作社社员将机械操作、维护技术、种植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周边农户。在县农机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合作社的农机手和周边农户都能做到农机安全操作和日常简单维护。同时,娘怀加带领合作社依托同德县农牧和水利局、青海大学的专家举办各种培训班,提升合作社社员及周边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有效拓展了农户增收致富的能力。
巩固扶贫成果,重在持续稳定。娘怀加带领乡亲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持续投入真金白银,倾注真情实意,让已经脱贫的群众不仅鼓起口袋,更能稳住口袋,实现稳定脱贫、长久脱贫,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的大路上,昂首阔步前行。
西宁市城西区人大代表陶贵利:
在守正创新中行稳致远
陶贵利,中共党员,退伍军人,西宁市城西区十九届人大代表,青海省药学会副理事长,青海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青海省妇幼保健协会常务理事,大美中医药创始人。
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药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发展成就卓著,但也面临着基础薄弱、传承不足等问题。如何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这一宝贵财富,为维护百姓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2021年当选为西宁市城西区十九届人大代表的青海大美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陶贵利掷地有声:“立足青海生态‘高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产业‘四地’建设的殷切嘱托,把人民健康福祉融入到大美中医药的实践中,努力发展青海中藏医药产业,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发挥地域优势,让道地药材成为真正的“聚宝盆”
青海农村有一首“花儿”非常普及,“尕马儿骑上枪背上,西口外挖了一趟大黄。”
古往今来,中国的大黄誉满全球,是世界闻名的特产药材之一;而青海高原生产的西宁大黄更是由来已久,质高量多。据有关记载,西宁大黄早在十六世纪就远涉重洋,销往世界。青海的大黄大多生长在高寒潮湿地带,在生态脆弱的三江源保护区的果洛、玉树、黄南等藏区均有野生,西宁地区及农业区居民庭院中也多有栽培,既绿化庭院,又可采集药用,一举两得。
陶贵利立足青海省情,积极挖掘道地药材宝藏,持续推进西宁大黄等中藏药材GAP种植繁育基地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中藏药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做精做优系列中藏药产品,在中藏医药行业、产业发展上做出了表率。
目前,青海大美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已在西宁、果洛等地组织投资近2亿元,形成5000余亩西宁大黄产业基地,并研发出以西宁大黄为主要原材料的“肠通膏”“双柏油膏”等产品。“把中国人自己的经典名方,青海人自己的道地药材,转化为品质高、疗效好的中藏药,造福百姓健康,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陶贵利说,公司将以西宁大黄的产学研用为抓手,在进一步标准化、示范化、技术化推广大黄种植的同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中医药融合,努力挖掘道地药材资源,提升中藏药材产业功能,促进青海中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多渠道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陶贵利旗下的大美中医药立足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定位,以农村老百姓“高原品质,健康生活”为出发点,以“大黄兴,农民兴”持续拓宽老百姓增收为落脚点,密切联系种植基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组织,与广大农户构建产销经营体系。
陶贵利代表(左二)组织采挖中药材
通过西宁大黄为主药材,制作成膏方产品,开设大美智慧共享中药房,打通销售渠道,产品供不应求。大美中医药已初步形成种植、研发、生产、服务、配送的全产业链条,采取以“大美中药+ 科研 + 基地 + 农户”捆绑的利益共建共享模式,签订药材保护价订单合同,避免种植大黄的市场风险,消除了我省广大农户种植大黄的后顾之忧。
“定点收购大黄原药材,以产业带动种植,以种植发展产业,构建‘一村一品’的乡村产业体系,有效助力了当地群众持续增收。”陶贵利介绍说,可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6.5万元,还可通过流转土地让每户农民增收2.6万余元,并提供就业岗位让20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3万多元。
加强创新突破,守护百姓全生命周期健康
传承数千年的“岐黄之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这笔财富在新时代“增值”,创新是关键。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中医药研究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学科、跨行业、海内外合作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广阔空间。陶贵利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和趋势,他认准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全力打造“大美经典、大美中药、大美中医”三张金字招牌,先后在创设“大美智慧中药房”“大美膏滋”及集“名医、名药、名方、名剂”于一体的大美中医门诊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成功经验。
陶贵利代表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第三期“人大代表讲坛”,分享履职故事
“计利当计天下利”。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陶贵利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经常带领公司职工开展送中医药下乡等活动,还率先把“名中医工作室”开进社区,并协助成立了城西区中医联盟,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顺利对接,让百姓得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便捷的诊疗,享受到到更专业化的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
他曾以个人或企业团体名义发起和参与多项公益活动,累计向我省医疗、教育、环卫等部门捐款200余万元。2023年12.18甘肃积石山地震发生后,陶贵利所在公司第一时间向毗邻受灾的海东市民和县捐款捐物累计10万余元,并开展了“送中医药下乡”健康义诊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把握政策导向,带动产业振兴;发展互联网医疗,跻身大健康产业......“面向未来,中医药需要传承精华,更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守正才能让国粹传承不走样,创新定会让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人到中年的陶贵利眼里闪烁着坚定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