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省委决策和省人大常委会部署,传承与创新并重,总结与提高相促,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各项工作,续写了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新篇章。
(一)以政治高度办好大事要事。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向省委专报了全省三年来“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全省人大“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情况。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代常委会党组草拟《关于选举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和省人大常委会有关事项的请示》,起草《关于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起草《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指导方案》,组织召开省十四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会议等,依法开展省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代表资格审查等相关工作。三是坚持以改革精神推动人大任免权与监督权有机结合,制定出台《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后监督办法(试行)》,填补了我省人大任免监督制度的空白,完成了省委确定的改革任务。
(二)以强基导向提升能力水平。一是强代表之基。注重加强代表培训,创新代表培训方式,首个“青海省人大代表培训基地”在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挂牌,着力打造立足本省、内外结合、上下贯通,初任培训、履职培训、专题培训并举的代表培训新格局。首次举办新任省人大代表暨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培训新任省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以及全省人大“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负责人110余人次,实现了基层省级人大代表和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二是强工作之基。组织召开了全省人大“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交流推进会,评选出全省人大“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示范点12个,并予授牌,推动全省“两室一平台”建设实现更广覆盖、发挥更大效能。
(三)以主体地位发挥代表作用。坚持与上衔接、与下连接、与己对接,制定2022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明确任务目标和措施责任,认真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和代表(专业)小组活动,特别是及时动员部署,制定活动方案,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开展“五级代表进两室、联系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重点推动领导干部中的省人大代表走进“两室”听民声解民忧,进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全国人大《联络动态》对“青海人大组织开展代表主题活动,进一步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情况作了宣介。创办首期“人大代表讲坛”活动,邀请部分在青全国人大代表在省人大机关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和代表履职故事,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日报等媒体播发,使人耳目一新,取得良好效果。
(四)以质量为本创新建议工作。首次召开代表建议现场确认会,召集相关承办单位逐一研析认领,做到了分得早、分得快、分得准。首次以“主会场+分会场”视频形式召开代表建议统一交办暨集中督办会,范围扩大到市州县乡相关部门。2022年代表建议全部办结,建议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占93.7%,创历年最高。首次实现本届B类代表建议清零,主动开展B类建议“回头看”工作,既办当年、也办往年,减存量、遏增量、提质量,此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我省人大代表工作的新亮点。首次达到代表建议“八个百分之百”,即:交办率、沟通率、办结率、答复率、公开率、评价率、重点建议A类率、代表满意率达到百分之百,树立了我省代表建议工作的新标杆。
二、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五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为己任,守正创新、务实进取,各项工作和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发生重塑性变化,取得标志性成果。
(一)“大事”上担当,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圆满。市(州)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已经完成,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根据省委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安排,人代工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制度保证。起草并报请省委印发换届选举工作安排意见,牵头修订我省实施选举法细则,提请人代会、常委会作出人大代表名额和换届选举时间、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的决定等,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有章可循。二是贯通培训。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首次运用视频开展上下贯通式培训,省和市州、县区、乡镇四级2000余人参训,邀请全国人大工作人员讲授,并购买分发工作资料,培训效果明显。三是组织督导。建立换届选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主任会议成员包片联点督导指导,严把政治、结构、素质“三关”,选举产生市(州)县乡人大代表2.79万名,过程风清弊绝,结果人民满意。四是严格审核。对本届省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连任届数情况等进行统计,认真研究推荐连任人选。配合做好工作部署,起草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在全省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对代表选举工作提出要求。通过组织、纪检等部门对代表候选人的政治标准、责任意识、廉洁自律进行审核,对代表身份、结构比例进行审查,并贯穿于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酝酿协商的全过程,保证了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强基”上作为,两个重点建设成果丰硕。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强基导向、目标导向,着重把握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规律,策划并开展了历时三年的“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和为期两年的“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人代工委既抓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也抓具体实施、督促指导,两项建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一是乡镇人大本固基强、焕然一新。以“一年打基础、二年抓规范、三年促提升”为目标,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开展“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经过努力,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取得整体性提升,全社会对人大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普遍提高,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趋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务实管用,基础设施和经费保障明显改善,履行法定职能开展代表活动丰富有效,干部流转使用力度空前,代表结构和素质能力优化提升,代表联系群众更加经常深入。各界普遍反映,通过“乡镇人大建设年”活动,人大组织变强了,人大作用变大了,人大地位变高了,人大干部变活了。二是“两室一平台”遍地开花、彰显活力。2021年着力开展全省人大“两室一平台”规范化建设活动,以“五规范”(规范区域布局、规范建设标准、规范组织管理、规范活动机制、规范意见处理)为重点,坚持立足基层、贴近群众、覆盖城乡,建、管、用三管齐下,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共建成“两室”(人大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活动室)2209个,在建112个,各级示范点181个,所有人大代表能够就近就便进室活动。依托省级“智慧人大”项目规划设计的“代表网络履职平台”建设项目基本建成。广泛开展“入室”活动,主任会议成员全部进室,部分副省长多次进室,五级人大代表共同进室,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有效。
(三)“质量”上着力,代表建议工作成效显著。本届以来,人代工委秉持“一份代表建议,蕴含一份期盼,承载一份责任”理念,从六个方面推动代表建议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提”上把关。创新设定代表建议提出程序,实行“五个二”机制:专题和集中两个调研、选举单位和代表团两次会审、与本级和上级有关单位两级沟通、代表团和议案组两层审核、网上和网下两线流转。本届代表建议实现了“三减三增”:建议总数逐步减少,“一句话”式建议大幅减少,要钱要项目建议有所减少;通过调研思考和多方沟通形成的建议增加,围绕大局和民生的建议增加,需要协同办理的综合性建议增加。二是“交”上压实。按照吃透原意、把握实质、搞清职能、分办精准的工作原则,强化同代表的沟通交流,了解建议提出背景,把握建议诉求实质;坚持随提随交、随交随核,构建网上交办、书面交办、会议交办 “三位一体”交办新格局,加大同承办单位交互力度,特别是对内容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建议认真协商研究,对主办、协办、分办单位等做出准确判断,确保建议交得快、交得准、落得实。三是“督”上拓展。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创立代表建议“大督办”机制,并持续“扩容”督办主体,形成了省委书记、省长、部分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各专门委员会为督办主体的工作格局,标杆示范效应不断增强。本届以来,共重点督办代表建议79件,2020年以来,办理结果A类一直保持100%,创历史纪录。四是“办”上加力。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办理工作意见,将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政府“710”督办机制,线上线下全程跟进,适时掌握进度,定期开展督办。各承办单位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责任单位具体办、综合部门协调督的分级办理制度,构建了从建议承接到具体办理、从见面走访到征求意见、从办复办结到整理归档的链条化闭环式管理机制,工作更加规范有效。五是“评”上探索。出台《青海省人大代表建议评价办法(试行)》,常委会会议首次听取审议督办单位的报告,首次对承办单位办理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主任会议成员带队开展专题视察并首次面对面评议,首次组织提出建议代表背靠背评价,多环节、多角度强化评价问效,做到以评提质、以评促办、以评增效。六是“推”上压茬。首次全省性推进各级党政领导督办领办代表建议工作,1300多名各级党政领导积极督办领办代表建议,层级高、范围广、效果好,极大增强了人大代表的价值感、办理单位的成就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四)“管理”上从严,代表委员履职扎实有效。本届以来,人代工委坚持“代表是职务、有职就有责、履职受监督”的理念,树立政治标杆、拉高工作标杆,加强代表和委员履职管理,增强代表自身能力建设。一是健全组织。届初建立健全全省人大代表组织网络,按照地域分布和便于活动的原则,把省人大代表编成20个代表小组,明确了各小组的召集人及联络员;按财政经济、教科文卫、民族宗教、内务司法、农牧、环境资源等工作内容,结合代表的行业和专业,由省人大各专委会牵头,组建了6个代表(专业)小组,为组织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建章立制。制定实施省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管理“两个办法”、进一步加强省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等,为发挥代表作用提供制度保障,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实现“两个办法”全覆盖。两会(人代会、常委会)出席率分别达到98.7%和92.9%,专委会会议活动参与率达到94.9%,比上届提高五个百分点,发言率100%。三是知政督政。邀请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510余人次,参加常委会、专委会的法规审议、执法检查、调研视察、代表(专业)小组活动等2600余人次,向省政府提出民生实事项目建议320余条。组织代表围绕循环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优两高”、疫情防控、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等开展视察调研,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四是强化培训。届内举办4期代表培训班,实现了基层省人大代表培训全覆盖。特别是增强培训联动性,组织省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市州人大代表工作机构负责人、乡镇人大主席、代表联络室负责人同期同堂培训,组织在青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大举办的12期代表培训和11期网络培训班,人代工委人员下基层宣讲和授课40余次,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主动述职。届内省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提交履职情况报告,常委会委员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履职情况报告,提交率100%,自觉接受监督蔚然成风。特别是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首次向原选举单位当面述职、接受评议。六是密切联系。先后印发协助代表开展联系群众活动通知,制定“三联系”办法、加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等制度,并将“三联系”拓展为“五联系”(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委员、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每一名上级人大代表联系三至五名下一级人大代表、每一名上级人大代表联系一个下一级代表小组),调整充实省人大代表(专业)小组成员,注重工作的连续性、业务的相关性、联系的便利性,以制度机制确保联得上、联得广、联得常。七是投身“疫”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代工委向全省人大代表和代表所在单位发出两封倡议信,动员各级代表参与疫情防控、积极建言献策,发挥示范带头和桥梁纽带作用。全省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前方后方,时时能听到人大代表的声音,处处能看到人大代表的身影,事事能收到人大代表的援助,展现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风采。
(五)“规范”上加强,选举任免工作严谨有序。人代工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依法任免有机统一,着力推进讲政治具体化实践化,圆满完成了历次人代会、常委会各项选举任免工作。一是严守政治规矩。为了保证常委会会议人事任免投票表决工作的顺利进行,事先认真做好有关程序、材料的准备工作;事中引导代表和委员明确政治责任,在投票表决中体现政治担当,严肃审慎对待手中权利,消除表决中存在的“未按”现象;事后做好向常委会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的组织工作,各项选举任免均实现全票或高票,保证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二是完善制度机制。牵头修订《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拟任人员任前发言制度》《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青海省实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办法》等,依法规范任免程序和材料,从制度上进一步保证了每次提请的人事任免案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三是严格任免程序。加强同省委组织部及“一府一委两院”的联系协调,严格核对各种任免材料,认真做好任免服务保障工作,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41人次,组织任前发言68人次、宪法宣誓116人次,向98位被任命人员颁发任命书,同时密切与选举单位的沟通,办理代表辞补和调团860人次,各项工作依法有序。
(六)“服务”上提质,全国人大代表作用跃升。本届以来,人代工委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争取支持,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工作,我省选出的每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跃升。一是议案建议工作取得新突破。紧扣中心大局,立足省情定位,以代表团名义先后三次就高原绿色发展提出立法议案,实现了青海团议案“破零”。本届以来共提出代表建议440件,其中23件被全国人大重点督办,数量居历届之首,小团发出了大声音。二是代表影响力显著提升。五年内先后推荐和组织4位代表走上人民大会堂的“代表通道”,为历届最多,代表们从容回答记者提问,自信展示青海形象,出色担当了全省人民的“代言人”。三是视察调研丰富有效。结合大局和省情,精心确定主题和路线,首次实现了视察调研全省八个市州全覆盖。2018年接待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到青海省开展调研活动,得到全国人大、全国台联的肯定和好评。
(七)“固本”上用功,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本届以来,人代工委针对队伍自身在人力、能力、努力“三力”上的短板弱项,靶向发力、综合施策,注重在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在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上下功夫,不断适应人事代表选举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一是强学习、重铸魂。制定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组织工委全体同志通过领导示范学、支部集体学、专题活动学、通过网络学、系统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中央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三次、十四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精神。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全体同志学悟领袖思想以立心、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志、践行人民民主以立命、恪守党纪国法以立身。二是转作风、创一流。制定人代工委支部学习、工作规则、工作人员AB岗制度和5项重点工作流程图,对政治理论学习、岗位职责分工、日常内部管理等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推动了工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聚焦“四个机关”建设查问题补短板,深入开展作风问题查纠行动,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三是扬优势、树品牌。发掘资源潜力,组织开展了“与代表一起学党史讲党课”“与代表一起到乡村促振兴”“与代表一起走基层送温暖”“与代表一起进两室听民声”等系列活动,打造了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支部品牌。四是重宣传、展形象。编辑出版《一届人大代表 一生荣誉责任---青海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在中央媒体、省内外报刊发表代表工作报道200多篇,广泛立体展现人大代表风采。届内,我省人大代表工作多次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委、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多项工作在中央、省外、省垣主流媒体报道,“两室一平台”建设、代表建议工作、代表联系群众、代表热议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等情况被全国人大、省委推介,青海故事、人大故事、代表故事的引领力、影响力、感召力显著提升。
同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理论和法律知识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强化,调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代表活动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代表联系群众和代表履职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对此,今后必须认真研究改进。
通过五年来的代表工作实践,人代工委形成了“政治为先、人民为上、代表为主、服务为本、创新为重、素能为基”的工作理念,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政治为先。代表的首要属性是政治属性,代表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我们必须坚定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人民为上。人大代表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代表为主。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水平看代表、潜力在代表,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代表工作水平,更好发挥其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四个机关”建设的主角、民主法治建设的主力、密切联系群众的主线作用。服务为本。代表工作的重点在于为代表履职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我们必须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让代表愿履职、能履职、善履职、勤履职,提高代表社会威望,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创新为重。坚持与时俱进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动力源泉,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务实创新,注重全局性、基础性创新,强化流程性、环节性创新,丰富代表工作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推动代表工作不断出彩出新出效。素能为基。素质能力是担当作为的基础,我们必须自觉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一体提升政治、法治、业务素质能力,不断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