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2019年9月24日在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日期:2022-04-02 来源:财经委办公室
字体:【 打印本页

省人大常委会:

去年7月,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作出了实施“一优两高”的战略部署,提出实施绿色产业为首的七大战略,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我省彰显绿色优势、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大举措。为推进省委这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决定本次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绿色产业发展情况的工作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同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同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光荣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常委会主任会议多次研究、确定工作方案。按照工作部署,6月至8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海昆牵头带领省人大财经委、农牧委,省发改委、省工信厅负责同志及部分省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赴西宁市、海西州所属5个区(县、市、行委),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所属的7个园区开展调研,深入青海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青海格尔木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五彩碱业有限公司等20个企业,实地查看项目、详细了解企业推进绿色发展情况。期间,召开省直有关部门、州市、企业等不同层面会议8次,并与省、州、市、乡镇四级人大代表座谈征求推进绿色发展的意见建议。通过调研,较为全面地了解了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以来,各地各部门贯彻省委决策部署、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绿色产业基本情况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绿色发展为主旋律,以打好“四张牌”为着力点,在细化分工方案、研究制定规划、出台政策举措、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发挥优势,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落实“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中,省政府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紧紧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潜力,切实加大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等要素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部门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青海省新材料产业2025发展规划》《关于促进青海省锂电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着力引导推进新兴产业向规模化、聚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呈现快速增长、加快聚集、贡献扩大的良好态势。二是努力构建产业集群。锂电、光伏、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抢占发展制高点。诺德电子高档电解铜箔、青海菲特锂电池电解液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比亚迪锂电池公司年产12GWH锂电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以动力及储能电池为核心,正负极材料、电子铜箔等相配套的锂电池产业链进一步完善;黄河新能源多晶硅技改、晶科能源单晶拉棒等一批补链强链项目正在实施,全省多晶硅生产综合经济指标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光伏级与电子级多晶硅发展并重,配套生产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实施卓丰新材料汽车用铝板材、中利光纤预制棒三期等一批新材料项目,打造了以铝、镁、钛、铜等金属为基础的合金新材料产业。三是全力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稳步打造海西和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光伏装机容量接近130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居全国第一,太阳能发电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均居全国首位,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研究成果及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电15日”再次刷新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外送工程开工建设。四是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变。青海华鼎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高速立卧式加工中心通过国家技术验收,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与青海康泰完成并购重组,青海中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收购并通过改造升级形成年产5000辆纯电动环卫车生产能力。五是数字经济发展破题。制定《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意见》《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5年)》,积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贵阳大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落地、中国电信省级数据中心开工建设,一批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正在各领域发挥突出作用。

(二)多措并举,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大企业节能技改力度。省工信厅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指导意见》,制订《2019年百创新攻坚、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滚动实施100项改造提升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技和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2018年百项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完成投资85.3亿元,今年上半年百项改造提升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5% 。企业技改工作成效明显,如,锡铁山铅锌选矿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后,回收率达到94%以上,成为铅锌选矿行业的领先者;亚洲硅业在国内外首次规模化应用大型加压还原炉核心工艺技术,年节能折标煤3.6万吨,综合成本降低40%。二是稳步推进盐湖资源综合开发进一步提升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钾资源综合回收率提升到75%以上,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装置全线贯通,盐湖提锂突破技术瓶颈、形成规模化生产,东台碳酸锂、金昆仑锂盐、昆仑碱业小苏打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壮大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三是扎实推进资源绿色勘查。省自然资源厅制定出台《青海省绿色勘查工作细则(试行)》,以市场紧缺、找矿潜力大的有色金属、新能源、新兴材料等矿产为主,以绿色勘查为手段,加快国家急需、青海有优势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步伐。四是实施高原特色轻工业振兴计划。稳步发展青稞酒、牛羊肉加工、枸杞深加工、藏毯等特色轻工产业,特别是加快农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组建枸杞、牦牛、三文鱼等产业联盟,有机枸杞面积、产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首位,全国冷水鱼的三分之一来自青海。连续举办“藏毯展会”等大型商贸活动,在外省市举办“青海商品大集”等青海特色轻工品牌推介会,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影响力。

(三)统筹推进,聚力打造旅游支柱产业

按照省委《若干意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来培育”的战略定位,省文旅厅等部门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名省的目标,在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合力推动下,全省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8年旅游人数达420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7%和22.2%;今年1至7月接待游客2812.8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307.16亿元、同比增长18%。二是服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加快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深度融合,拓展了旅游产业链。旅行社数量大幅增长,宾馆酒店接待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旅游客运企业、运营车辆有序增长,旅游商品市场提档升级。三是生态旅游成为主流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路径,强化了青海湖、祁连风光、茶卡盐湖等生态品牌,推出以西宁为中心的生态休闲避暑之旅、清清黄河奇景之旅、森林公园美景之旅、民俗风情体验之旅、生态休闲乡村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扎实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坚持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和培育环湖赛、青洽会、国家公园论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新能源发展论坛等会展经济品牌,有效提升了青海旅游品位和吸引力。2018年,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蚂蜂窝网站发布的大数据平台监测数据表明,青海旅游的关注度达到346%,位列西北之首。是综合带动作用显著增强。2018年底,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5.19万人,带动间接从业60.74万人。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发展到3241家,约18万农牧民从中受益,2.8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脱贫,旅游业在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商贸、餐饮、住宿、运输、旅游商品加工等行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多点支撑,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按照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有关部门深刻把握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完善行业标准,创造环境条件,加快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工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一是有效推动物流信息业与工业、农牧业融合发展。为进一步落实物流降成本,不断提升物流对工业的支撑保障能力,省工信厅积极协调青藏集团公司、中铝物流集团与省内14家工业企业签订运量互保协议,预计2019年可降低物流成本7000万元。完成青海省“互联网+”高原特色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框架搭建,目前该平台中农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营销平台、牧区“互联网+”智慧乡社(村)等子系统已上线运营。二是增强金融对绿色产业的服务功能。出台《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着力增加绿色信贷供给,金融机构推出“羚动时贷”“绿色枸杞贷”等具有青海特色的绿色信贷产品,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1928.63亿元,覆盖率达28.88%。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推动省内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完成李家峡水电站1.6亿元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服务,发行全国首单1.7亿元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15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三是大力扶持绿色产品电商上行。加强电子商务供应链和营销体系建设,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会,与阿里巴巴、天猫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对接洽谈。邀请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为省内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培训,进一步助推绿色有机产品品牌化、标准化、集约化能力提升。截止今年6月末,全省共计9大类千余种特色产品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触网营销,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四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和创业服务体系。实施“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行动,近两年安排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项目170余项、经费12.1亿元,努力构建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和创新集群。初步建立了双创孵化体系,建成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协调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孵化机构与创新项目对接,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应用。强化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网络平台和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服务能力,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近千家次。

(五)集才聚物,稳步推进园区改革创新

按照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有力促进园区发展,以国家级园区创新引领、省级园区支撑有力、地方园区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体系已初步形成。一是园区产业定位更加清晰。按照区位、资源禀赋优势及园区发展基础,对全省各园区产业主攻方向进行合理布局。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硅材料及光伏制造、有色(黑色)金属、新材料、特色化工、藏毯绒纺、高原生物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七个主导产业,着力培育锂电与新能源汽车、光电与新兴信息等两个新兴产业。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盐湖化工、油气化工、金属冶金、特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链及现代物流业。海东工业园区坚持“高新轻优”的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特色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二是园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园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特色新兴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8年三大工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1.3%。园区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实施绿色产业战略的主力军和创新基地。三是园区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户,科技型企业57户,新增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0个。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新增8户科技型企业,德令哈工业园绿色和创新产业科技孵化器、绿色及综合产业创业基地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海东工业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12家。四是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各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累计完成投资232亿,建成180个园区重点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海东工业园区河湟新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乐都、民和、互助等分园区基本实现“三通一平”,项目配套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六)加大投入,全力保障绿色产业资金需求

按照省委“一优两高”决策部署,各级财政部门坚持把思想和认识、资源和力量集中统筹到实施绿色产业等战略任务上来,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一是保障重大项目。2018年来,累计安排工业转型升级资金21.7亿元,支持实施节能降耗、化解过剩产能、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小微企业技术进步、非公有制企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进,切实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大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年初预算、政府债券等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实施燃煤热源清洁化、农村电网改造等工作。二是全面落实补贴政策。省内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及接网工程、独立电力系统等328个项目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目录,成功争取中央财政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电价给予补贴。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有机肥替代、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农田残膜回收等项目。今年安排农牧业保费补贴9.12亿元,促进了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拓宽资金供给渠道。积极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发挥作用,截至目前,省级正式挂牌运营的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2个、投资额107.97亿元,较好地发挥了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注重项目示范,不断健全并大力推介PPP项目库,已有36个项目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继续采取阶段性参股、贷款贴息、先建后补、业绩奖励、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有效缓解部分企业的融资难题,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加大对绿色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四是减税降费激发活力。以政府收入的“减”来换取企业活力的“增”。聚焦主体税种,为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企业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并持续降低税率,增值税税率由去年五月前的17%、11%调低至现行的13%、9%。聚焦小微企业,积极落实国家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停(免)征等系列政策,今年起按照50%“顶格”减征六税两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五是严格监管提高绩效。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按照“一个专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的原则,对包括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在内的所有财政专项资金及时制修管理办法。加强全过程监管,落实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事前公示制度,把好项目申报、资金拨付等关口,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定性处理,切实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印发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安排使用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

二、主要问题

经过对调研情况的认真研究梳理,调研组认为,省委作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奋力前行,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实践,有力推进了我省绿色产业稳步发展。在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同时,调研组也认为,我省绿色产业发展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绿色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为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国家层面近年来出台了一些文件,明确了方向、原则,但多为宏观指导,政策的配套性、可操作性亟待完善。从省内来看,全省经济面临持续稳定发展和加快转型的两方面巨大压力,既要顶住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实现稳定增长目标,又要在应对成本要素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融资难融资贵中推进转型,两难选择,任务颇艰,迫切需要营造一个既能稳增长、又能促转型的绿色发展环境。

(二)绿色发展制度不够完善

近年来,为促进我省经济向绿色低碳循环转型,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已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举措,发挥了重大指导和推动作用。但在当前实体经济困难明显增多、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企业投资意愿明显减弱的情况下,现有政策体系的引导性、支撑性、配套性、针对性已显不足,在构建涵盖指标、政策、标准、统计、评价和考核六大方面的制度体系方面还需加快步伐。

(三)科技创新不足人才缺乏

绿色产业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和人才支撑。产业关键领域及关键环节研发投入不足,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连年下降,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扩大,难以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绿色技术创新链条仍有不少堵点,一些重大产业引进或技改项目迟迟未能达产达效,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突出的“卡脖子”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与绿色产业发展需求仍存在“两张皮”现象,缺少可以提升绿色经济效益的优秀科研成果,引进吸纳外省的科技成果也很有限。创新型、管理型高端人才流失严重,“孔雀东南飞”现象及“马太效应”加剧企业缺技工、留不住人的问题普遍存在,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依赖感不强,离职随意性大。此外,职工培训不够、针对性不强、保障条件差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四)一些绿色产业有优无势、有质无量

我省绿色产业发展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产业规模小、档次低仍是突出问题。省内农牧产品大都是有机无污染产品,绿色指数较高,但生产规模小、实力弱、产品加工转化率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工业领域低端产品较多,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仍在培育壮大阶段,缺少大项目支撑,市场占有能力有限。服务业结构不合理,物流仓储、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信息、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新型服务业业态较少,产品、服务供给形式不够丰富、质量还不高。

此外,一些部门和地区新发展理念树立得还不牢,对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有的工作部署还停留在一般化号召上,没能盯住重点、关键点扎实去做工作;有的对推进绿色发展存在观望现象和畏难情绪;有的不顾省情实际,在执行政策上“一刀切”、扩大化。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三、工作建议

    调研组充分肯定我省在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对标省委“一优两高”部署,指出了一些困难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长期存在的,也有近两年凸显出来的。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根本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对标对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再组织、再动员、再部署,务求把长期任务和短期目标高度统一,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扎扎实实推进落实。为此,调研组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提高认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发展绿色产业,是我省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绿色产业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的路子,在总结经验、扬长补短的基础上,在深入落实上应有新举措、在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上应有新作为,在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上应有新动作,坚持每年总结部署,每年检查考核,每年都能取得新进步。

(二)分类指导,积极有序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青海的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既是长期任务,也是现实急需。在现阶段,要根据各产业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区别施策。农牧业方面,重点是要促生产、上规模,不断完善绿色高原特色农牧业体系,全力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创建,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农牧业产业基地建设,狠抓重点特色产业打造,做大世界牦牛第一品牌,做优高原特色青稞产业,做强有机枸杞及深加工,做实全国最大冷水鱼生产基地,使“青字号”农牧特色品牌持续走红、畅销大市场。工业方面,坚持稳中求进,对传统产业主要是通过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来提升现有产业绿色水平、稳定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盯住在建项目,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突破,尽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水平新兴产业和集群。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实体类生产性服务业,支持融入生产流程的信息、金融、物流等服务行业发展,促进企业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服务带动传统行业经营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变革;大力发展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消费性服务业,提高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服务的多样化水平,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满足全省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三)力补短板,加强技术攻关注重人才培养使用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解决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在特色农牧业开发、清洁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创建具有竞争力的“青海标准”。认真落实人才强省工程及相关的政策,兑现承诺。认真学习外省在引进人才方面的新举措,鼓励在开发区、在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大胆先行先试,着力破解产业人才急需和留不住的难题。整合培训资源、资金,改变大水漫灌培训方式,突出绿色产业发展,集中开展专业性培训,切实增强培训针对性。

(四)规范保障,完善绿色产业发展制度体系

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和经济形势的新需要,立足省情,设计编制绿色产业综合、专项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阶段目标、重点领域,使我省绿色产业发展既能体现国家整体战略,又能展现区域产业特点。探索建立推行绿色金融、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等保障性经济政策,加快创建多元化绿色产业投融资体制。加大对国家政策的研究,努力把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扶持的具体政策,确保绿色产业发展的宽松环境和强有力支持。完善绿色产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体系。

(五)突出重点,发挥园区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推进园区体制改革和转型升级,聚力打造汇聚高端创业创新要素的产业园区,高规格布局创新创业发展空间、高层次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园区创新创业载体功能,持续增强要素资源集聚能力。对标国际国内绿色产业发展趋势,做好园区内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方向,推进各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需求,按照生态环保政策要求,加快优化园区水、电、气、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