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青海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日期:2010-05-21
字体:【 打印本页

大会主席团:
  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提请的《青海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在对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报告和计划草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人民政府及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委的重大部署,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沉着应对,精心组织,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着力推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较快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企稳回升,超额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我省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在一些方面尚在拉大,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面临新困难,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艰巨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二、财经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报告,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符合青海发展实际,主要工作措施具体可行。财经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关于青海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三、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认真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与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生态三大历史任务,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着力加快发展、提升质量,着力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着力改革开放、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为此,财经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突出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要继续落实和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稳步扩大农村需求。继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着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要切实解决农村牧区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要着力研究解决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国家工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加大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动我省相关产业发展,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进程。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增强工业实力和发展后劲。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认真研究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严格节能减排责任制,强化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三)进一步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十年规划、支持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效应,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坚定不移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做细项目工作,抓好项目建设。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战略和扶持重点,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及早研究、谋划、衔接好后续项目,积极争取进入国家项目计划。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社会事业、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
  (四)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促进消费增长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和高原特色旅游产业。认真贯彻落实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完善行之有效的刺激消费政策,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拓宽消费领域,重点促进农村牧区消费,稳定消费市场,积极培育扩大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五)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重点,加快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大国民收入调整力度,增加劳动者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社会保障水平。优化教育、卫生、医疗资源配置,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物价监测和市场监管,提高价格调控能力,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重视城市整体规划,完善重点城镇功能。加大公共支出,加强公共服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惠民生的事情办好办实。
  (六)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创新
  继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力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加快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重组为重点,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重组。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