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席团:
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了省计划委员会主任温成学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青海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进行了认真审议。财经委员会在会前进行初审的基础上,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1999年,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确定的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调整思路,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基本实现了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第二产业增长9%, 第三产业增长10.3%。农牧业生产在遭受三季连旱的情况下,基本保持稳定,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围绕企业改革与脱困,加大结构调整和扭亏增盈力度,企业经济效益呈恢复性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金融运行平稳,财政收入继续增长;科技、教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当前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调整任务重;农牧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扶贫攻坚任务艰巨;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职工增多,社会再就业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保障资金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影响经济发展后劲;科教事业尚不能适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财经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总体上是可行的,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计划以及采取的措施符合我省实际,建议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批准省计划委员会主任温成学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三、2000年是完成“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的一年。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紧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快科教兴省步伐,努力改善城乡群众生活,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此,财经委员会建议:
(一)大力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农牧业经济的素质和效益。要继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大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气候特点和高原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在稳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要加强农村牧区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扩大农牧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提高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各项政策措施,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继续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对重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力度,加快脱贫步伐。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强交通、农田水利、通信、能源、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千方百计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加快投资结构调整步伐,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结合制定“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科学论证,设定发展目标。要着力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增加项目储备,加强项目库建设。要认真贯彻实施《招标投标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招投标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审计制,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的专项稽查,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三)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着力实现脱困增效。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的实施意见,加快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步伐,把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原则,通过扶优扶强,壮大一批优势企业。要充分运用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着力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公司制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继续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要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政策,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促进债务和资产重组。采取积极措施,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彻底清理和坚决制止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在政策、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四)坚持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继续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积极发展民族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和成果,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为西部开发做贡献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