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海东人大致力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以创新的精神和改革的勇气,强化监督能力建设,拓宽监督工作思路,用足用好监督方式,监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坚定坚持党的领导,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市委对人大工作高度重视,定期研究人大工作,听取工作汇报,支持人大依法履职。市人大常委会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对市委有要求的工作,不折不扣的贯彻,做到市委工作主题明确到哪里、人大力量就汇集到哪里,重点指向到哪里、监督就推进到哪里,保证人大工作与市委决策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全面贯彻市委关于健全人大监督制度增强监督实效的意见,依据监督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及时修订了常委会议事规则、专题询问办法等制度,保证监督工作于法有据、规范运行。201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69项,开展4次专题询问、39次专题调研,检查14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支持推动,确保了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安排要求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体现和及时贯彻。
二、科学选择监督议题,切实增强监督质效。具体工作中,我们遵循“选择好角度、掌握好尺度、把握好力度”的原则,结合实际确定监督议题。一是定位上突出“精”。紧扣全市发展和民生主旋律,科学谋划,合理确定,不贪大求全,不搞多多益善,力争做到少而精、精而准。二是内容上突出“实”。紧盯对市委决策部署有利、对政府推进工作有助、对增进群众福祉有益这一目标,确保监督一个议题,推动一项工作,解决一些问题。三是程序上突出“细”。监督议题都通过征集、筛选、评估、公开、审议等方式确定,切实做到了目的、权限、内容、程序依法有据、严格细致。四是执行上突出“严”。监督议题一经确定,市人大就将监督事项列入“一要点两计划”,及时下发“一府一委两院”和各专委会,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狠抓工作落实,体现权力机关履行法定职权的严肃性。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每年从精准扶贫、环境保护、国土绿化、教育医疗、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社会保障等关乎全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大事要事、重点难点中选择确定监督议题,开展有效监督,提升监督实效,有力推动了有关方面不断改进工作。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彰显监督权威。注重工作创新,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监督,推动了诸多重点问题的解决。一是坚持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相结合,两者互融互补,保证监督取得更佳效果;二是坚持专项监督和综合监督相结合,在对突出问题进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互有联系的问题集中进行综合监督,提高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坚持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与执法检查相结合,促使“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好推进工作的开展。其中,我们运用最多的是审议专项工作报告、预算监督、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通过监督有力推动全市重点工作、有关法律法规落地落实。在监督中,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监督的正确性、有效性、权威性。如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提前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把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摆在突出位置,掌握执法情况,查找具体问题;听取 “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注重从事实和法律的角度审议有关情况,并提出建议意见;作出决议决定,注重客观准确,彰显监督的严肃性、体现监督的权威性。
四、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有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紧跟时代、把握大势,抓住“要害”,紧扣监督“点”,不断扩大监督领域和范围。一是紧扣经济发展中心。对“十三五”规划执行及经济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听取和审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审计报告,审查批准财政预决算,监督政府管好“钱袋子”。探索实施预算绩效监督,首次听取审议了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和市级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二是紧扣民生工程建设。紧盯脱贫攻坚,加大了对精准脱贫的监督力度,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密切关注社会事业和民生实事项目,对安居工程、社会救助、社会养老、义务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三是紧扣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先后围绕“南北山绿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等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等活动。四是紧扣法治海东建设。开展对全市社区矫正工作的专项检查,促进社区矫正监管规范化、监督全程化、帮教个性化。高度关注司法体制改革,听取审议 “两院”工作报告,支持“两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监督的抓手不多,监督的实效不够理想;监督方式运用不充分,监督缺乏刚性,等等。今后,我们要不断增强人大监督的内生动力,让创新成为监督的习惯和本能,以求新求变求实效的活力推动监督工作深入发展。一要牢牢把握监督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行权,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开展监督,努力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确保人大监督不跑偏、不走样。坚持监督与支持相统一,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通过监督更好地推进“一府一委两院”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二要更加突出监督重点。紧扣市委中心和大局,从全市发展大局定位、谋划和推进监督工作。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中央、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围绕“一优两高”,抓住“三大攻坚战”开展监督,确保人大工作与全市战略目标相统一相协调。要把富民惠民、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等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切入点,深入调研,作出决定决议,帮助和支持政府化解难题,促进和保障民生改善。三要不断创新监督方式。要把专题调研、专项审议、执法检查、备案审查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打好监督工作“组合拳”,形成监督合力。完善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对接机制,加强双向互动,提高监督实效。建立市、县(区)、乡镇人大联动机制,有计划安排相关议题开展监督。四要切实提高监督能力。公开向社会征集监督议题,听取公众对人大监督的意见建议,形成良好的监督选题机制。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自觉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监督工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有效进行。
探索创新 勇于实践 不断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海东市人大常委会
日期:2019-11-07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