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我到厦门休假。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流连于这座城市古朴宁静而又尽显现代活力的文化气息,徜徉在厦门的大街小巷,倾听厦门人热情的介绍,我被这座城市的美丽所陶醉,更为其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惊叹。我去过厦门几次,但次次感觉不同,这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厦门在发展中形成的鲜明城市特质。
厦门位于福建东南端,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全市陆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7万人。厦门经济特区1980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1988年中央批准厦门为计划单列市,2011年底国务院批准厦门实施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从此奠定了厦门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区建设30多年来,厦门先行先试、开拓奋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保持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初步走出一条生产稳健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态优美宜人的科学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就是“五美”:
一是山海格局美。厦门市境域由福建省东南部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和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组成。厦门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
二是发展品质美。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率先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在国企改革、开放市场、财政投融资改革诸多领域创下一系列“全国率先”;全力推进对外开放,已成为境外资本的重要聚集地、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对外交流对内辐射的重要窗口。特区建设以来,全市GDP年均递增17.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1.4%。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1%,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去年1-10月,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l0.1%、14%、12%和16.5%,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厦门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曾获“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诸多荣誉。
三是多元人文美。厦门中西合璧,具有闽台渊源的多元文化。福建历史上曾称为“中国海上
四是地域特色美。厦门、漳州、泉州有共同的文化渊源,紧密的空间联系,共同构成闽南金三角地区。厦门是闽南金三角经济中心、文化荟萃之地,以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优雅进取的市民精神,谱写闽南神韵新篇章。厦漳泉三市功能互补,在基础产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厦门作为区域龙头,具独特区位优势。
五是社会和谐美。厦门积极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平安厦门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温馨和谐是厦门城市的一个突出特点。厦门人宽和温馨、坦诚从容、温文尔雅的性格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塑造了浪漫温馨的幸福家园。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厦门市提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明确了两个百年发展愿景(到建党100周年,把厦门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到建国100周年,把厦门建设成为展示中国梦的样板城市)、五个城市发展定位(建设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两岸合作的窗口城市、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着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和十大行动计划(产业升级、机制创新、收入倍增、健康生活、邻里和美、智慧名城、生态优美、文化提升、同胞融合、党建保障)。我们相信,只要按照既定的目标奋力向前,厦门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
当前,我们正处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奋力打造“三区”、全面建设小康的重要时期。和全国发达地区相比,青海改革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利用休假这个机会了解厦门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思路,并介绍给大家,以期建设“五美”厦门的经验对我省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省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会长 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