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发布 > 人大工作研究

玉树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桑 杰

日期:2012-09-06
字体:【 打印本页

玉树灾后重建是迄今为止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开展的最大规模的灾后重建,是在制约条件最为突出、生态保护最为重要、民族宗教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地方开展的灾后重建,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年是实现三年重建目标的决胜之年,为了解重建工作进展情况,今年8月中旬,我和省人大财经委的同志赴玉树开展了一次调研工作。

玉树灾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寒冷,有效施工期短,建材全部依靠外运,致使重建困难重重。面对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玉树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的精心指导下,在省内外各援建地区和援建单位的大力援助下,灾区人民以“玉树不倒,青海常青”的坚定信念,团结各族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斗志,开启了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创造了在高海拔生命禁区开展大规模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城乡居民住房建设扎实有力推进坚持把推进住房建设、实现灾区群众安居乐业作为恢复重建的首要任务,扎实细致地做好征地拆迁、项目规划、户型设计、施工组织等工作,城乡住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全州城乡居民住房重建户39196户(不含维修加固户),已开工38627户,开工率98.5%;完工32198户,完工率82.2%;已经入住21449户,入住率54.7%。预计到年底所有重建的城乡居民住房基本可以达到入住条件,并实现入住。

(二)教育卫生为重点的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在加快推进住房建设的同时,坚持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努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学校重建优先安排重建资金、优先审批重建项目、优先提供支持保障。全州72所重建学校中,19所学校已全面竣工;除州妇幼保健院和结古镇卫生院外,全州66项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建设64项,2所乡镇卫生院已竣工交付使用,其余62个项目8月底前可交付使用。9月初,所有学校实现开课。

(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电力、交通建设力度空前,省道309多拉麻科至杂多公路项目、省道312线珍秦至称多公路项目,以及通安置点等级公路全部开工建设。灾后重建主要电源项目查隆通电站已于今年5月建成发电,查日扣、当卡电站已开工建设,实现了州内东三县110KV电网联网。结古镇四横十六纵城市主次干道实现全部通车,供排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大部分建成。结古镇、隆宝镇等乡镇配套设施基本建成,供水设施实现供水。此外,在重建项目之外又落实并实施了一批重大电力和交通建设项目,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国道214线结古至囊谦公路、330KV玉树与青海主网联网等工程已开工建设。

(四)生态环境修复整治顺利推进。制定了《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生态环境保护问责暂行办法》,从严控制地材生产企业数量,实行“一证一点”管理制度,对生态破坏行为,实施严格问责制度。严把源头关口,对区域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垃圾、污水处理等政府投资重建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已纳入批准的其他政府投资重建项目,全部填报了环境影响登记表。同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积极主动参与项目工程设计,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确保了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100%,“三同时”执行率100%。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范,一些,不稳定斜坡治理的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谋划建设了结古镇污水处理厂和结古镇生活垃圾填埋场两个重点项目,有效地将城镇化后人类聚集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五)和谐家园建设有力推进。坚持做好群众心理疏导、精神抚慰与硬件建设联动推进,加强社区人文关怀,引导和鼓励灾区群众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增强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以集中安置点和新建居民小区为依托,积极做好福利院、敬老院和残疾人救助保护设施重建工作。总投资9.9亿元的寺院重建项目进展顺利。截至目前,87座受损宗教活动场所中已开工85座,完成总工程量的91.4%嘉纳嘛呢石经城等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项目、44个省级以下(含省级)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六)重建资金使用监管得到全面加强根据国务院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家确定我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总盘子为316.5亿元。为保障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按照国家的相关部署要求,青海省主动承担资金统筹和监管责任,先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资金管理办法,对重建资金中的财政资金和捐赠资金进行统筹管理、拨付和使用,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进度拨付建设资金。同时,指导、督促玉树州及省级重建项目实施单位合理调度好资金,继续采取预拨资金的方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在项目实施中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确保重建项目资金需求。截至目前,省上共拨付玉树州及省级重建项目实施单位重建资金达255.91亿元。

玉树州人大常委会专门就工程质量和有关补助款、补偿款的发放情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工程质量总体上是好的,个别查出的问题正在进行整改,各种补助款、补偿款已发放到老百姓手中,没有发现不落实的问题。

但是,由于玉树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重建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重建项目建设用地难度大,拆迁政策落实困难,影响项目实施进度;二是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到重建工作进度;三是重建施工、规划和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人才紧缺,影响重建工作按计划推进;四是电力供应严重不足,成为项目建成后投入运营的主要障碍。以上问题和矛盾,严重制约着重建工作按期有序推进。为此,下一步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各项灾后重建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下半年努力形成决战形势,全部完成玉树灾后城乡住房、基础设施、生态修复、特色产业、和谐家园建设任务,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竣工,确保玉树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明年上半年抓紧各项灾后重建收尾工作,确保实现在三年重建期间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生态环境切实得到保护和改善,新校园、新家园以及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顺利建成。

(二)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和移交接收工作。完善灾后重建项目各项竣工验收、决算及移交制度,切实做好相关工作,努力实现项目到位、运行到位、管理到位。各援建单位及项目建设单位要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各项工程竣工决算资料,积极配合好工程竣工决算牵头单位做好相关工作,顺利完成竣工决算和项目交付工作。同时,根据援建协议和相关行业项目移交制度,各援建单位要做好项目功能和设备完善工作,提前开展投运前人员到岗培训工作,实现灾后重建顺利移交。

(三)做好重建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严格执行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意见,加强各个环节的投资控制,进一步把好建设规模和标准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建材价格,加大检查力度,对影响建材市场价格的因素加强行政干预,继续发挥建材供应中心平抑建材市场价格的作用。

(四)进一步强化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有关部门要积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灾后重建质量安全,施工安全和资金安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主动接受相关方面的监督,提高建设程序和重建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及时通过新闻媒体、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等载体,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宣传灾后重建进展,以及重建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五)加强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建设。面对未来更加艰巨的重建任务,要进一步提升灾区基层干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针对玉树灾后重建人才匮乏问题,进一步落实省上引进人才相关政策和措施,同时加大对口支援和灾区人才的培养力度。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宣传力度,使重建政策走进千家万户,为完成重建目标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作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