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并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的五个方面的要求。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主张,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先进经验,必将把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升到新水平,使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境界、实现新跨越。
党的建设基本经验的认识
回顾90年来我们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党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有:
一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我们党始终以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根本建设。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保证党在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成熟坚定,是引导全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指导新的实践,推动党的全部工作,不断增强党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二是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纵观党的90年奋斗史,始终强调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个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强国之路,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证,从而更卓有成效地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是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近20年世界上一些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特别是一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亡政息的惨痛教训表明: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90年的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要经受住这些考验,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必须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党始终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够继续经受住国内外各种风险的考验,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再提醒全党: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既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这些重要的论述,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是一致的,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的高度统一,是永葆青春生机和活力及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我们党之所以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充满生机和活力,最根本的就在于勇于改革、坚持创新,永不停滞、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紧密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动实践和改革创新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当前,我们深刻认识“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这一基本经验和重要指导原则,就是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是要深入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党的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持续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党能够继续长期执政,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六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把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祖国统一与中华振兴的重任托付在我们党的肩上。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严肃的监督,就很难肩负起人民的重托。只有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牢固,管党治党水平才到位,才能最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上述六个“坚持”,是我们长期以来探索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丰硕成果,是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生动体现。这些基本经验,必将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将引导我们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开拓,推进党的建设和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必须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生死考验面前威武不屈、英勇无畏,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在和平建设时期,许多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实践充分证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就要求全体党员不但要在思想上筑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更要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之中,做到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大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培养造就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今世界局势一个突出特征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说到底就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和较量,首先是领导人才的素质、能力的竞争和较量。中国能否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未来世界的新格局中处于更加主动、更加有利的位置,关键在于我们党能否带领全国人民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把中国的事情办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同样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状况。总之,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未来,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坚持和发展下去,我们党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造就干部,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形成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干练而充满活力的领导层和广大干部队伍。
必须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是我们党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重要经验,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由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在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仅要靠党的上级组织和领导机关,而且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去完成,党的形象和威信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来建立,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来体现。
必须坚持把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推进中国特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能否正确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胜利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巩固提高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增强共产党员的纯洁性,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仍然是一项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使之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各个领域,使党的旗帜更加光彩鲜艳,党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作者: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