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发布 > 人大工作研究

岛城随记

桑 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日期:2011-11-04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9月份,组织安排我到山东青岛休假。深秋的青岛碧海蓝天,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按照省委领导关于省级领导在外休假时加强调研工作的要求,在青岛市委办公厅的精心安排下,我先后到青岛一些著名企业、开发区和城市建设现场参观考察。青岛人十分热情好客。青岛的魅力、青岛的活力、青岛的实力,令我十分惊叹,印象颇深。



        青岛的魅力集中体现在其独具个性的城市建筑风貌上。青岛是一座海滨山城,独特的海陆地貌特征造就了青岛“海上有山,山海相连,城海相融”的城市格局。“海上都市,欧亚风情”是青岛城市风貌的真实写照。漫步青岛街道,映入眼帘的建筑五花八门。传统的、现代的,古典的、流行的,中式的、西式的,典雅的、朴素的,多依山傍路而建,各种风格并存,各式流派相济,给人以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的感觉。无论是样式各异的别墅,还是设计新颖的楼群,既显得富丽堂皇,又不会让人产生有高山压顶般的压抑感。西部老市区红瓦绿树,青山环绕,坐落着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海上看老市区,俨然一座欧洲城。特别是八大关别墅区号称“万国建筑博览馆”,每一座建筑,都写着一段历史,演绎一出故事,展现出东西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东部新市区,浮山湾畔迅速崛起的高层建筑群、横贯东西的香港路和漫长的海滨中华文明雕塑长廊,构成一幅现代海滨都市的壮美画卷。一边是老城,红墙绿树、青砖绿瓦、古色古香,另一边是新城,钢铸铁造、亭台楼阁、时尚流行,既泾渭分明,又相互映衬,再加上碧海蓝天的烘托,使得百年青岛成为了古老、悠久与现代、新潮相济并存、融为一体的有机体,构成了青岛一道迷人而独特的靓丽风景。
 


        青岛给人的最大震撼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岛人为了振兴这片土地,立足实际,扎实苦干,特别是近年来,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观,认真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了一次又一次辉煌。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6662亿元,增长1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26亿元,增长201%。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青岛同其他一些沿海城市一样,经历了被列强侵略之后的被迫开放,经历了此后中国社会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青岛从一个昔日渔村到国际性大城市,其间挥洒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真是难于想象。
        近年来,青岛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强化了以下工作:一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成为国内第9个突破万亿元的城市。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海洋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海洋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大力提高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绿色指数。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评为“生态省建设先进市”。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四是努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有资本整合,出台促进小企业发展政策,加大外贸政策扶持力度。2010年,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706亿美元,其中出口33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外商直接投资2843亿美元,同比增长528%。五是突出抓好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扩大就业,出台覆盖城乡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将国家新农保政策扩大到城镇未参保居民。启动物价上涨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生活补贴发放联动机制,保障了群众基本生活。2008—2010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年规划全面完成,实施供水、排水、燃气、供热及公共交通一体化等民生工程,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青岛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最能印证青岛发展实力的是青岛打造的一个又一个知名品牌。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当人们谈起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时,总能想起青岛这个城市。目前,青岛拥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百强品牌—海尔,拥有中国世界名牌2个、中国名牌产品69种、中国驰名商标25个。在名牌的拉动下,家电、电子信息业等一批支柱产业在青岛迅速崛起。借助不断升值的品牌无形资产,“品牌经济”使青岛成为名符其实的“品牌城市”。
         品牌建设不仅提升了青岛的城市形象,而且活跃了青岛的城市经济。品牌集聚效应吸引了许多世界级品牌、跨国公司纷纷落户青岛,加快了青岛的经济国际化进程,成为青岛最耀眼的城市名片。青岛发展品牌经济的成功因素主要在于:城市文化奠定了品牌经济的底蕴;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特色奠定了品牌经济的性质基础;一批优秀企业的创造性运作是品牌经济成功发展的关键;政府引导和扶持是品牌经济崛起的保障。
        青岛品牌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实施名牌战略要始终不渝的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赋予名牌战略新的内容;持续不断地造就职业经理和企业家队伍,建立良好用人机制;完善的组织保障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遵循品牌发展的规律,突出品牌文化力,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
        “十二五”开局之年,青岛决策层从经济全球化和未来中国转型的宏观视角,站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高度,提出了 “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青岛特色”,建设宜居青岛、打造幸福城市的发展战略,吹响了青岛新一轮开阔眼界、思想解放的总号角,在更高、更广层次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境界。我们相信,在新的时期,美丽的青岛必将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