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发布 > 人大工作研究

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注重五个必须

李宝山(省人大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

日期:2011-11-04
字体:【 打印本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发展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宝贵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指明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准确理解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部署,需要注重做到“五个必须”: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确立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文化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思想、精神、道德状况和整体素质,关乎民族灵魂;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发展内涵、发展目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关乎国家未来。因此,我们要从国家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存亡的高度来把握文化问题,深刻认识到文化不振兴,民族就难以真正振兴;文化不强盛,国家就难以真正强盛;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建设不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而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感、主动性,从思想深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切实克服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在工作布局中自觉确立文化建设不可动摇的战略地位,从各方面努力,真正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始终不可松懈的战略任务来抓。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基本任务抓实抓好。我们要建设的是以人为本、让人民受益的文化,必须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基本任务,否则就会偏离正确方向、丧失应有意义,更谈不上发展繁荣。抓实抓好基本任务,需要明确几个认识,解决突出问题:第一、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指的是良性的文化需求,而不是低层次、低俗化的需求;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基本而迫切的工作就是创作生产和传播更多的优秀作品,彻底改变当前文化低俗化、恶俗化倾向。第二、人民在不断进步,基本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各级政府要从加大战略性投入的高度切实增加文化投入,要以发展的眼光和较高的标准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水平,以优质的服务满足人民需求。第三、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政府和文化市场主体共同的基本任务。政府不能把尽责的职责推给市场,文化市场主体也必须担当社会责任,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与市场、文化事业与产业相互支撑、共同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体制机制。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建设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切实致力于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强国必先强人,强人必先塑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兴国之魂。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实现强人强国的目的,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强健民族魂魄。而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塑造等多项作用,就必须认真按照全会要求,进一步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定不移地深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切实改变目前一些领域出现的思想道德建设薄弱、滞后的状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扎根、牢固树立,抵御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渗透侵扰。同时也要不断丰富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这是十分繁重的工作,但也是关系全局的核心任务,需要我们以新的举措、新的方式、新的干劲做出新的努力。
        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社会效益至上的要求,大力引导促进文化产业主体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目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优做强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是单纯利用文化资源追求经济利益。如果文化产业唯利是图,一方面会加重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负担,造成文化权益上新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很可能会打着市场需求的幌子制造低级庸俗的精神垃圾甚至鼓吹传播错误的思想观念,干扰、损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因而,我们既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也要未雨绸缪,及时研究如何加强引导、规范管理,促进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引导促进文化产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重视加强文化立法和执法工作,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文化发展繁荣,法治至关重要。当前文化领域的立法工作较为滞后,执法工作不够严格,在文化市场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以至于一些群众发出了“泱泱大国管不好一个网吧” 之类的责备。面对文化蓬勃发展的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文化立法和执法工作,强化法治保障和支撑。要紧紧围绕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抓紧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新闻出版、文化市场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着力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保障措施、推进科学管理、强化社会责任、维护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文化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执法成效,努力通过深入推进文化领域的法治建设,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