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发布 > 人大工作研究

当好县委书记关键要提高落实能力

桑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日期:2011-08-17
字体:【 打印本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切实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委书记是县级领导班子的“班长”,在县级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县委书记既肩负着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又承担着维护稳定、保障安全的重大责任,地位之特殊、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
  我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民族干部,80年代初,我在县委书记岗位上工作了几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在期间学到的知识、经受的锻炼,使我受益终生。到州上和省上工作后,因工作需要,也经常到县上和同志们研究工作,交流思想。现在,党和人民的事业日新月异,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我们在交流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和感受:当县委书记不容易,当一个组织满意、群众拥护的县委书记更不容易。在我国,大政方针由国家制定,县一级主要处在落实层面,当好县委书记,关键要不断提高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的能力。我们也体会到,县委书记要提高落实能力,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勤于学习。县委书记在县内起着统揽全局的作用,需要知识面广,博采多学,不仅要懂得政治、懂得管理,而且还要懂得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总揽全局,驾驭全局;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在想问题、做决策时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学习“无关紧要”、“无所谓”的思想,真正把学习作为“思想方法问题”、“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使命,自觉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必须要把握学习重点,深入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理论,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本领。要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必须注重学以致用,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着力解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疑难问题,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工于谋划。县委书记处于党的领导工作的中间环节,处在城市与农村、宏观与微观、高层与基层的结合点上,作为县委书记一定要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机遇和挑战的关系,自觉把一个地方的发展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背景、大形势下去把握、去谋划,去思考、去定位,使作出的各项决策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符合群众意愿。做到这一点:一要注重调研。要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结合所处区位和发展水平等特点,着重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听真话、察实情,获得第一手的真实材料,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二要善于决策。敢于和善于借助“外脑”和“外智”,从上情与下情、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最佳结合点上筹划工作,真正谋到点子上。要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论证、公示等一系列制度,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可行性。三要抓住重点。干工作要忙到点子上,总揽全局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可能事必躬亲。在工作中要明确重点、掌握中心环节。要鼓励督促班子成员独立负责地抓好分管工作,不搞以党代政,不搞越俎代庖,做到放权不揽权,总揽而不包揽,既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顾及到方方面面,避免因小失大,影响全局。每年县委书记要挑出最重要的几件大事亲自抓,一抓到底,直到抓出成效,抓出结果。
        ——要敢于用人。为政之要,在于用人。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是县委书记的重要职责,更是抓好落实的重要保证。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大胆启用落实型、创新型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要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严格干部选用提名程序、推荐程序、沟通程序、考察程序、监督程序和决策程序,注重民意,通过组织渠道掌握干部的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和工作能力,通过与干部谈心了解干部的精神状态和个性特征,通过与老干部、各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交谈了解干部的作风表现和从政情况,真正把广大群众在干部选拔使用中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努力营造一个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的良好环境。要健全激励机制。对广大基层干部,既要在政治思想上严格要求,更要在生活待遇上关心帮助。要通过竞争上岗等形式,促使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要善于聚力。县委抓落实,不同于政府层面的抓落实。作为县委书记,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善于当“班长”,不能当“家长”,善于总揽而不独揽,善于倾听各方意见,充分调动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的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县委书记要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既要“严明”,又要“开明”;既要“会用权”,又要“敢放权”;既要坚持议大事、抓大事,维护好县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善于“弹钢琴”,与政府班子“唱好将相和”,与人大政协“演好同台戏”,形成四套班子分工不分家,工作一盘棋,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促和谐的工作格局。要充分调动每位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严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让每位班子成员放手去做职责范围内的事,带好自己的队伍,干好自己的事情,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要融于群众。要对人民群众怀有真挚感情,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牢记公仆之责,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真正做到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要视人民群众为老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摆正心态、放下架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诚恳地与人民群众进行交流,从人民群众的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从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做到“无欲则刚”、“无私无畏”。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做好,说实话办实事。要经常与同志们交流,宣传党的政策,有条件落实的政策一定要落实好。要有强烈的百姓情怀,视百姓为父母,心系百姓,心忧百姓,主动为民做事,塑造领导干部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