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西州天峻县解放思想,不断加深对县情的认识,充分凭借资源优势,县域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天峻的发展得益于走出了一条牧民与资源开发型企业共享利益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对深化牧区改革问题我十分关注,也撰写过有关这方面的调研报告。近期,我对这一问题又作了一些了解和思考,感觉到天峻县的改革意义重大,值得借鉴。
天峻县有丰富的草原资源,随着境内木里等煤炭资源的开发,庆华矿业、义海能源、兴青工贸、青海焦煤、江仓能源、青海圣雄等企业进驻天峻。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部分牧民草场被征用,现有的草场无力承载过多的牲畜,且大多数牧民缺乏务工、经商、创业的经验与能力,致使牧民后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企业和牧户之间也因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引发了一系列牧户与企业间的矛盾,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有效解决企业与牧民群众利益分配问题,实现利益共享,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的难点,天峻发展的拐点。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天峻县积极探索促进资源开发企业与当地群众之间和谐关系的新途径,通过牧民以草场等资源入股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牧民和资源开发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使牧户从资源开发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实现了脱贫致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截止目前,天峻县木里镇和龙门乡共430户入股,每户入股2.33万元。两乡镇共有63户贫困户均已入股,占入股户的15.9%。每年年底按比例参与企业利润分红,牧民三年内可收回全部股本投资。为解决群众筹资难问题,采取有经济能力的牧户一次性交纳参股资,对交纳股金有困难的非贫困户,由县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担保,在县信用联社按人民银行最低贷款基准利率发放贷款,其中对贫困户贷款由县财政贴息的办法,从而保证了每个牧户的切身利益。为了使资源开发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牧民群众,成立了以相关部门、乡镇政府、开发企业、村社干部、牧民代表组成的天峻县牧民可持续发展促进会,拟从企业每吨煤炭销售收入中提取7元资金,设立天峻县牧民可持续发展基金,由促进会管理,专门用于全县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经营、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牧区、牧业、牧民的可持续发展。
天峻县的改革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开发地人民的后续发展问题,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牧民脱贫致富放在全县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统筹考虑,整体推进,把企业和牧民紧紧捆绑在共同的利益链条上,构建了一种企业和牧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推互进,互利互惠的发展模式和生动局面。
一是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组织资源开发地牧民、广大贫困户入股开发企业,并成立牧民可持续发展促进会设立发展基金,这是天峻县紧密结合城乡发展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拓宽牧民增收致富空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的成功实践。
二是加快了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步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中,大胆组织资源开发地牧民和广大贫困户入股投资开发企业,成立牧民可持续发展促进会、设立发展基金是“百企联百村”活动的延伸和创新,是“工业反哺牧业”的有效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积极探索,这为多渠道、多角度、广领域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提供了新思路。
三是构筑了牧民快速脱贫致富的平台。认真审视本地贫困状况,组织牧民入股投资开发企业这种投资少、风险低、回报率高的贫困户整体推进的方式,短期内,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逐步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同时,成立牧民可持续发展促进会设立发展基金,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新牧区建设的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改善牧区基础条件,增强牧业发展后劲,是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重要平台。
四是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天峻是纯牧业县,如果资源开发企业与牧民群众间矛盾纠纷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通过组织牧民入股开发企业,成立牧民可持续发展促进会,可以使广大牧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企业发展中,融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这既增加了牧民收入,又减少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是建立了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组织牧民入股资源开发企业,成立牧民可持续发展促进会,设立发展基金,可以使有限的资源惠及更多的人群和更广的领域,使更多的群众享受更多的利益。牧民群众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关注企业,支持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把资源开发企业和牧民捆绑在共同的利益链条上
——以天峻县为例
日期:2010-08-16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