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发布 > 人大工作研究

玉树地震灾后感想

桑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日期:2010-04-22
字体:【 打印本页

        4月14日7时49分,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玉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截止4月20日下午,地震导致2064人遇难,175人失踪,12135人受伤,其中重伤1434人,千万间房屋倒塌,千万头牲畜死亡……
        玉树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作为一名曾经长期在藏区工作过的藏族干部,看到自己的同胞罹难,悲痛之至。这些天,通过多种形式,我第一时间了解灾情,一幕幕惨烈而又感人的场景,一组组惊心而又庞大的数字,紧紧揪着我和家人的心,使我们感慨万端、难以言表。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让灾区人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力量。地震当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于第一时间分别做出重要指示。回良玉副总理立即做出工作部署,并亲赴灾区。翌日,温家宝总理飞抵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4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抵达玉树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总书记走下舷梯,与前来迎接的省委书记强卫紧紧拥抱。这拥抱,传递着关心和关爱,传递着信心和力量。地震发生以来,强卫书记、骆惠宁省长等领导始终在一线指挥救灾。中央和各级领导人不顾个人安危,踩着碎砖砾石,登上废墟高处,查看房屋倒塌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总书记说:“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听到你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失去了家园,我们和你们一样难过。”“有什么伤心事?跟爷爷说说。”“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总理说:“乡亲们的灾难就是大家的灾难,乡亲们的痛苦就是大家的痛苦,乡亲们失去的亲人也是大家的亲人。当前,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4月21日,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表达了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一言一行,彰显着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政治情怀,展露着对人生命的极大尊重。
        当灾难降临、家园被毁、亲人逝去时,玉树人民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没有忘记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爱的温暖。当温家宝总理走进玉树地震灾区看望群众时,一位藏族老阿妈竖起大拇指感谢共产党。一个在废墟下掩埋了12个小时的小女孩,在被消防队员成功营救时说道:“真的谢谢啊!打搅你们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丝毫准备,没有任何修饰,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如果没有沧桑岁月积淀的感恩情愫,这样的话语不会在顷刻间脱口而出,更不会出自一个小姑娘之口。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制度好、人民军队好、民族大团结好……一声声道谢,倾诉着灾区人民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军队的无比感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彰显了中华民族相濡以沫的骨肉情感,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央财政紧急下拨救灾资金用于抢险救灾,同时,不同国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一笔笔捐款汇向玉树,一车车物资运往玉树,关切之情感人至深。玉树灾区,海拔近4000米,许多救灾人员初到玉树感到强烈的高原反应,但没有人退缩,没有人停下手中的工作。阿福,一个香港义工,在英勇救出3名孤儿和一名教师后在余震中遇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震区,成千上万像阿福这样的人,为了多抢救一个生命,洒下了鲜血和汗水。灾区和周边寺院的僧侣也纷纷投入到救灾活动中,他们腾出寺院,安放遇难者遗体,并用他们特有的方式祈祷平安。中央电视台和青海省还举办了两场赈灾晚会,募得救灾现金及物资共计30多亿元。大爱无疆,爱支撑着希望。每个人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刻内涵。
        千百年来,在玉树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已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各族人民挺身而出,生死相依,迅速展开自救、互救。18日上午,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管委会将穆斯林群众筹集的现金和物资捐献给灾区。在捐资仪式上,管委会主任马陟的一番话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我们回族和其他各民族就像是一只手上的指头,谁也离不开谁。”地震发生后,这样的场景不止一幕,各个民族的成员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奏响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团结最强音。感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让人们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珍惜各民族之间来之不易的友谊和团结。正如温总理所言:“灾难面前,藏族同胞和汉族同胞,以及外来的救助人员相互信任,紧密团结,自觉参加抗震救灾,让人十分感动。这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所在。” 
        玉树震区高寒缺氧,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是对我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的又一次重大考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指导协调抗震救灾工作。在增加救援投入的基础上,这次地震在科学配置救援力量、统筹救灾物资调运、加强救灾物资监管、提供医疗急救保障等方面显得更加自如、更加科学。这次抗震救灾工作充分证明,经过大灾大难的历练,我们国家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方面经验日益丰富,方法更趋科学。党中央、国务院对玉树抗震救灾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要科学、依法、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抗震救灾工作,并要求立即启动恢复重建工作。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有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有灾区群众的顽强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新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