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深刻阐述了“四个转变”的科学内涵和相互关系,指出“四个转变”是立省之本、省情之要、强省之策、富民之计。我体会,“四个转变”的灵魂在于“转”和“变”,不仅转变治青理政的思路和模式,而且还要转变部门单位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更要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作为一名分管机关党委、办公厅信访处、《青海人大》编辑部和联系相关委员会的人大工作者,要以“四个转变”为引领,立足岗位职责,促进相关工作向更好方面转变。一是促进机关党建工作由宽松软向严实细转变。严格执行“两准则、三条例”等党内法规,认真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组关于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等方面的“两个安排、两个要点、三个方案”,确保各项规定动作落实到位。切实加强党支部建设,按照“一岗双责、一针一线、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调整优化相关支部,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支委成员,督促各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和“万场党课万人讲、人人争当主讲人”“一名党员一面旗”“晒成绩、亮承诺、作表率”“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二是促进信访工作由被动接访向依法主动有效转变。增强法治意识,严格执行《青海省信访条例》,依法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登记、受理、转办、督办等工作,并坚持诉访分离,进一步推动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依法解决。增强创新意识,抓住机关正在推进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信息平台、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人大门户网站改版升级的有利时机,加快信访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一个便民快捷高效公开的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更好地为民服务。增强建言意识,切实做好信访信息综合分析工作,使一些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建议列入常委会监督议题。增强协作意识,加强与人大各专工委和同级行政机关、政法机关以及市州、县市区人大的协作沟通,建立相关沟通衔接机制,共同促进信访问题的有力有效解决。三是促进《青海人大》编辑工作由“等米下锅”向“找米下锅、种米煮饭”转变。注重编辑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人大知识、法律知识、采编知识培训,提升能力素质,特别是引导办刊人员转变观念和思路,以思想观念新飞跃开创办刊工作新局面。注重宣传重点,紧紧围绕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中心工作,每年年初确定全年重点宣传报道计划,每期刊物突出1—2个宣传重点,每个重点有系列组合稿,做到有计划、重行动、见实效。注重刊物特色,充实内容、调整栏目,在系统策划、选准视角上下功夫,在做出特色、提高影响力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刊物的指导性、时效性、可读性、参与性。注重建章立制,根据主编、责任编辑、记者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定职责、定任务、定要求、定时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工作量化、有奖有罚,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注重通讯员队伍建设,年内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通讯员队伍,明年适时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充分调动全省通讯员工作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办好刊物。四是联系专委会由联系型向服务型转变。认真研究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与人大各专委会之间的法律定位、工作关系,认真研究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的问题。充分发挥副秘书长的联系协调作用,加强协调、强化服务,把主要精力放在上下、前后、左右的协调,放在委员会与办公厅工作的衔接,放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中涉及委员会的一些综合性工作的服务保障,以明确的分工、优质的服务、精诚的团结,共同促进委员会工作。□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以“四个转变”为引领 促进相关工作主动转加快转
日期:2017-08-29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