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县人大代表,5年履职经验,10余件代表建议;个人从业30年,务工人员2000余人,注册资金1.4亿,年产值5.4个亿,公路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年均捐款100万元。这一串数字勾勒出青海威远路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柳金福的事业轨迹。
“我们大家一起干”
2000年,柳金福所在的互助县建筑公司破产。他说,当时连续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想着如何利用公司的建筑资质和36名员工一起再创业。
他把36名员工召集到一起,“我们大家集资一起干,把企业做下去。”
有了柳金福这个主心骨,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就这样,36名员工,集资200万元,青海威远路桥公司成立了。
西部大开发使得青海的路桥建设突飞猛进,对公路桥梁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省外大型企业纷纷入驻青海,本地企业形势严峻。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要想在纷争的建筑市场上与大型国有企业竞争,分得一碗羹,难度可想而知。柳金福迎难而上,抓生产、抓质量、抓信誉,带领大家一步一个脚印,愣是在竞争激烈的路桥建设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岁月匆匆,转眼已经过去17年。在柳金福的领导下,公司稳扎稳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发展成为集公路建设、市政工程、水利水电、房屋建筑为一体的一级企业。公司现有青海威远路桥试验检测公司、青海威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青海威远路桥商贸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威远路桥”成为青海路桥行业知名品牌,“威远路桥”代表着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
企业职工由最初的36人增加到111人,每年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年产值也由1000多万上升到5.4亿,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我为人民群众代言”
由于成绩突出,柳金福多次被授予建功立业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三级人大代表。
荣誉在身,更是责任;既是动力,更是压力。
“既然选我当人大代表,我就要为人民群众代言。”为了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他坚持学习,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相关知识。深入调研、用心倾听,积极建言献策。尽管工作繁忙,但柳金福仍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履行代表职务。5年来,他参加了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6次会议,参加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及相关会议48次。
柳金福提出各类代表建议10余件,内容涉及文化建设、环境保护、企业职工工资及养老保险、旅游环境、社会治安、人才引进等方方面面,其中《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污染防治的建议》《改善互助县社会治安环境方面的建议》被互助县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代表建议。
2015年,针对互助县城出租车管理混乱,存在不少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他提出改善互助县社会治安环境的建议。
2016年,针对我省大部分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他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县级‘三馆’标准化建设和文化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方面的投入,大力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建议”。
2016年,针对农村乱弃农药瓶,无回收渠道,污染环境,可能危及人畜生命等问题,他提出进一步加强农业污染源整治的建议。
2017年,针对企业职工工资收入、社会福利、退休待遇偏低,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差距较大的问题,他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制定统一的国民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程度缩小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统一调整死亡抚恤金标准”“切实为企业降低养老及医疗各类保险的企业缴费比例”的建议。
2017年,针对城市建设、城市卫生及市民素质等因素影响旅游环境等问题,他提出加强海东市旅游环境建设的建议。
柳金福提出的建议件件反映民意、关乎民生,大有政策体制方面的建议,小有田间地头百姓生活的建议,代表履职接地气、显民意、顾民生,充分显示了一个人大代表的真知灼见,取得的社会效果有目共睹。
为人民群众代言,他做到了。
“做企业就是做人”
“企业做大了,个人荣誉有了,但不能忘了老百姓”。
柳金福始终没有忘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回报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
近5年来,公司累计为国家上缴税金1.5亿元,发放农民工工资6亿元,每年带出去的青海籍民工达2000余人,农民工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员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统筹按时上缴,做到了社会满意、群众放心、员工开心。
关注公益事业,回报家乡是柳金福一直以来的心愿。2008年,互助六中校长找到柳金福,请求帮助平整校外操场,他爽快答应,派出了三辆工程车。没想到工程量远远超出预想,操场平整的各项费用高达16万元。面对部下的抱怨,柳金福说:“学校办的是大家的事,为学校出点力、吃点亏是值得的。”2016年,互助县第一中学和第三中学因教育资源整合搬迁至平互大高速公路附近,门前道路为无路面状态,4000多名师生出行很不方便,柳金福了解到情况后,立即指示公司工程部,安排施工力量紧张施工,新铺沥青路面达19000平方米,折合价款约204万元,极大地方便了学校师生及周边群众的过路出行。
“4?14”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柳金福在第一时间组织公司所有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先后搜救到遇难者遗体26具,幸存者5人。公司和员工捐款30万元。在机场公路保畅通工程中,仅用三个小时就打通了五处塌方的“生命线”,为玉树抢险救灾贡献了威远路桥的一份力量,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光荣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
2013年,投资70万元援建玛多县花石峡镇小学;2015年,为峨堡村小学绿化校园花费7万元;为贫困户尕多杰援助1.2万元修建房屋;为玛沁县东倾沟乡修房并平整院落13万元;为泽库县泽曲镇夸日龙村整修出行道路1.3万元;为大通县景阳镇小寨村村委及小学平整场地10.8万元;2016年,为泽库县群众修建便道5万元,为民和县团结村修建基础设施及捐赠教育用品6万元,为互助县五十镇贫困群众温得旭安排工作、资助现金并修建房屋,等等。
在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中,柳金福身体力行,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相继投入各类资金86万元,用于泽库县泽曲镇、民和县团结村、玛沁县东倾沟村、大通县鲍东村、鲍西村、五峰镇下马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4年来,公司各项目部义务为驻地群众修路123.6公里,折合人民币340多万元,捐款178万元,捐献图书、教学设备18万元。可以说,公司的活干到哪里,帮扶和公益就做到哪里。
公司还设立贫困学生资助基金100万元,为贫困学生送去希望和关爱。
柳金福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做企业就是做人”的道理。
“企业发展要靠年轻人”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要善于吸纳人才,留住人才。”
为了让企业的年轻职工没有后顾之忧,柳金福提倡“人性化”管理,提高福利待遇、关心职工生活,修活动中心、建职工住宅,只要是能为职工想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要让他们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荣。”
柳金福注重人才、爱惜人才、关心人才。他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给他们提供技术培训,让他们了解市场经济发展,掌握适应工作的技能,教他们做人,让他们“接地气”。
在柳金福的关心下,企业职工干劲十足,职工福利待遇逐年提高,3幢职工住宅大楼也将于年内交付使用。
“和谐、幸福、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这是我的宗旨,也是青海威远路桥公司的企业文化。”
展望未来,柳金福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