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领头羊

日期:2017-08-29
字体:【 打印本页

  袁发存是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湾子村一位普通农民。
  6月8日,记者在村口不远的农田里见到了袁发存,他正在察看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几位村民向他讨教种植经验,他顺手将几包杀虫剂递给他们,详细地介绍除虫方法。
  袁发存一直在村子里经营一家摩托车修理铺,过着不算富裕却充实平凡的生活。2012年,他无意间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本地种植的青薯9号既高产又畅销,就与有关部门联系,试种了25亩。可惜天公不作美,当年雨水偏少,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产量。眼看着投进去的钱白白打了水漂。但他并没有气馁,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田地里,浇水、除草、施肥,还常常骑着摩托车去镇上找技术人员讨教经验,经过一番“充电”,他顺利地找到种植短板并加以改进,2013年种植面积扩大到80亩,当年产量喜人,净赚16万元,面对如此丰厚的回报,村里人都说他抱上了“金娃娃”。
  身为人大代表的袁发存深知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想起那些急需致富项目的乡亲,他越发感到有责任拉大家一把。2014年秋天,他在家里义务办起了青薯9号栽培技术班,消息一传开,很快就有左邻右舍前来“取经”,袁发存耐心地将自己种植青薯9号的经验传授给大家,详细解答大家在种植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试种期间,不少种植户由于技术不通、疏于管理,马铃薯生长很不理想,袁发存到农户田地里查找原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年过7旬的老党员袁守仓家没有壮劳力,还要常年照顾卧病在床的孙子,“都是乡里乡亲,从小是他们看着我长大的,他的困难我不会不管。”袁发存了解到老人家的情况后,为打消老人心中的顾虑,他免费送去了化肥、种子并雇用村上的劳力为袁守仓家种植马铃薯。在袁发存的精心打理下,当年收入近2万元。“是袁发存救了我们一家,没有他我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提起袁发存,老人有说不完的感激。
  袁发存介绍,他们村的青薯9号长势良好,除了在本地区销售以外,近几年,来自内蒙古、广西、云南等地的经销商也瞅准了青薯9号的市场优势,大规模批发销售。不少村民尝到了甜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另外一些村民也跃跃欲试。看到大家干劲十足,他更加坚定了大力推广新农业生产技术的信心。为保证马铃薯大规模种植,还特意买了一台电脑提前做好在网上销售的准备。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全村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2000多亩,种植户发展到230户。“袁发存带领大家致富增收,三合镇周围没有人不认识他的,他当人大代表我们心服口服。”
  “作为人大代表,就要扛起肩上的责任。”2016年他联系村上18户贫困户,利用闲置的农用车拉化肥、收粮食,袁发存都会按时给他们发工资。去年,他带领村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水泥路面硬化、水渠修复、自来水工程建设,他都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如今,湾子村街道宽敞整齐,农户门前水泥路面平坦光洁,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百姓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虽然袁发存的家庭生活已步入小康,但他放心不下的还是那间陪他成长,经营了十几年的摩托车修理铺,不论平时再忙,他总会抽出时间去转转,帮大家补补车胎,加加机油。到铺子里修车他只收成本费,按他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情结,更是为民服务的另一种方式。
  袁发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他乐于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