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永宁年纪不大,却已是个经验丰富的“老主任”了。2016年,他又被群众选为平安区、平安镇两级人大代表,这些都承载了当地群众对他满满的信任和赞誉。
贾永宁自当选区、镇人大代表以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常走家串户,倾听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生活,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认真履行着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职责。
勇担责,营造和谐村风
贾永宁本是一名跑公交车的驾驶员。十年前,他抓住机遇组建了一支水电安装工程队,又承包了几亩土地种植苗木,生活越来越殷实。2015年村委会换届,老班子成员一致看上了贾永宁能吃苦、会干事的优点,推举他竞选村委会主任。结果,全村1200多人,有近1000人选他当主任。这份责任像座山一样压在了他肩上。“既然大家选我,我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上任之初,贾永宁最先解决的就是村里累积的一些旧矛盾,这些矛盾久拖不决导致村里人心不齐,发展滞后。他将这些矛盾仔细梳理,查找根源,制定解决办法,然后逐一上门做工作。因为修房子,张家和李家有矛盾了;因为工程款不到位,工程队和村民有矛盾了;因为牛羊没看好,把邻居家的庄稼吃了;正逢富硒果蔬基地建成之初,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村里李姓的两个本家兄弟,因为修路占了两家之间的地盘,谁也不愿意让步后退,继而产生了矛盾。大人们相互不来往,孩子之间也不说话,贾永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样下去对下一代影响也很大。”他“三顾茅庐”,分头做两家的工作,“院墙让三尺”“都是一家人,不要因为这点小事伤了感情,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就这样,贾永宁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登门做工作。村民被他感动了,横在两家之间长达几年的矛盾就这样解决了。
上任第一年,贾永宁解决了60多件矛盾纠纷,有些是长达几年久拖不决的矛盾,就是凭着他的一股热心肠、一份公道心,群众信他、服他,听他。现在村里人有点什么事都愿意找贾永宁商量解决,只要他出面做工作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贾永宁将农村调委会和司法所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大调解”机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小矛盾引起大纠纷。村里还定期发放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单,邀请镇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同志为村民宣讲防火、防盗、防骗常识,解答关于办理户口等方面遇到的常见问题,“零距离”地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让村民知法懂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这几年,白家村未发生过一起上访案件,刑事案件也非常少,这在周边乡镇里是绝无仅有的。
勤学习,努力提高履职能力
作为一名新当选的人大代表,贾永宁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他十分注重日常的学习积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自身理论修养和代表履职能力。自觉学习宪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镇上组织的人大代表培训班和区人大组织的人大代表青岛培训班,对如何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作为人大代表和白家村村委会主任,他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带领村“两委”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撰写心得体会,不断改进个人及村委班子的工作作风。
在人代会期间,贾永宁认真履职,对各项报告、议案都进行认真讨论,明确表明意愿、立场和态度,对大会交付表决审议的议案和有关事项,都认真明确地进行表决。
当好群众的代言人是贾永宁的座右铭,他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跟群众唠家常。了解到周围村镇因为干沟水库水源污染问题影响了生产生活,他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做好白沈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建议》,目前该建议已经得到落实。闭会期间,他认真参加镇人大代表联络室的各项活动,针对村民反映的村内卫生问题和经济发展滞缓问题提出了《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经济的良性发展》等两条建议,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清洁工的工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添民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白家村是纯汉族村,有500多户1900多人,村里80%的土地都已流转出去。2010年,贾永宁成立了苗木种植合作社,现在他有130亩的云杉、杨树种植地,他动员村里50户入股跟他一起种植。合作社给村民提供多个就业岗位,仅人工工资这一项他每年就要支出近40万元。
2012年,平安区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基地建成,白家村正好也属于富硒基地的范围。他积极协调建成果蔬大棚,及时联系区农牧局提供技术支持,丰富种植品种,联系果蔬销路。目前,全村共有富硒果蔬大棚200多个,种植有葡萄、油桃、人参果、辣椒、茄子等水果蔬菜,产品销往省内外。
富硒蔬果深受欢迎,贾永宁又想着发展一些连锁产业。白家村离县城近,交通方便,非常适合发展“农家乐”经济。他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开“农家乐”,不仅提供绿色果蔬采摘,还提供“全羊系列”,吃农家饭,摘富硒菜,成为了平安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甚至有西宁市民慕名前来。仅仅“农家乐”一个项目,每年就能提供近700个就业岗位,厨师、服务员都是本村的村民,经营好的“农家乐”每年能有十几万的收入。
白家村虽然不是贫困村,但仍有19户贫困户。了解到一些残疾人家庭和孤寡家庭求医问药非常困难,不是没钱治疗,就是难以就近治疗。为此,贾永宁积极向镇上反映请求给予救助。同时,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村民李明存因病导致家里十分贫困,妻子体弱多病不能外出打工。贾永宁就让李明存来自己的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收入150元,还能就近照顾生病的妻子。今年,李明存的身体已经明显好转,家庭经济也愈见宽裕。
村民贾永明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干体力活,贾永宁就帮他开了个摩托车修理铺,修理摩托,干点零活。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贾永宁让村里一些老人、妇女来自己的苗木种植地干活,离家近,劳动强度也不大,还能照顾家庭,解决了很多家里的实际困难。
群众都说,“这才是一心为民的好干部。”
抓民风,争创和谐团结的新农村
村民富了,口袋里有钱了,可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要上去。贾永宁积极引导大家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建立保持良好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经过他的努力和协调,聘用8个村民担任保洁员,每人每月有500元的报酬,大家积极性高,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环境好了,文化生活也要丰富多彩。贾永宁协调资金在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每到傍晚时分,广场上聚集了100多人,大家听音乐,跳广场舞,好不热闹。白家村也是周边乡镇唯一一个春节“耍社火”的村,一到正月,白家村的庙会是人山人海,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会来逛一逛、看一看、玩一玩,还有法律、卫生等方面的政策宣传,欢乐祥和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
“我们要的就是和谐富裕幸福的新农村”,这是贾永宁的希望,也是他的奋斗目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搭起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无愧于“人大代表”这个光荣称号。□
架起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
日期:2017-08-29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