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畔“尕撒拉”

日期:2017-08-29
字体:【 打印本页

  “要想游览来循化
  请把河桥跨
  看到一个尕撒拉
  你会喜欢他
  远方的客人到我家来做客
  热情好客循化人
  让我留恋他……”
  记者伴随着轻快悠扬的歌曲《尕撒拉》,穿过陡峭蜿蜒的拉水峡,来到了黄河岸边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下庄村。这里有300多年历史的清水河东清真寺,有红红火火的线辣椒,有风情万种的撒拉风情,还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尕撒拉”—韩乙四夫。他是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海东市、循化县两级人大代表,还是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也是全国唯一即将参加党的十九大的撒拉族代表。
  韩乙四夫,三十出头,虽然有大专学历,但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跟上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作为党支部书记,他提出建设“学习型、思考型、进取型”支部,坚持在班子成员中开展以“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查思想、查信念、查作风,促进党性观念增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查、三促”活动,互帮相促,乐于交流,形成“工作学习化、休闲学习化、生活学习化”氛围。他还主动要求到乡上挂职锻炼,参加会议,学习管理经验,并把所学充分运用到村两委工作中。他借助农家书屋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科技实用技术及其他文学、人物传记等书籍,增长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直是韩乙四夫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庄村依河而建,多年来群众一直从清水河取水饮用,到了冬天,河水结冰,群众只能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或者买水,生活极其不方便。近年来,原有取水设施已经老化,加上经常被洪水冲毁,人畜饮水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韩乙四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第一件事就是解决饮水问题。他多次在村里开会协商,并到省财政厅、省水利厅争取人畜饮水项目资金206万元,2013年底顺利完成河东上庄村、下庄村4100余人和12000只牲畜的饮水改造工程。他积极与省水利厅联系,协调430万元修建黄河泵站蓄水池。从开始协调争取,到建成使用,用了2年多时间。现在全村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村民对此是交口称赞。韩乙四夫还给每户安装了水表,收取一定水费,进行商业化管理,然后又将收来的费用再次用于村里的各项建设,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2016年,韩乙四夫又争取资金200万元,用于下庄村新农村建设,给村里修建硬化道路,铺设下水管网,安排专人打扫卫生,户户配置垃圾桶,安装路灯等等,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
  生活环境好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更要好。韩乙四夫鼓励大家致富创收,种植养殖,建蔬菜大棚。2013年,针对积石峡电站建设致使村线辣椒基地被淹、群众收入锐减的实际,为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他积极联系县就业部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村里全年外出务工人员就达到500多人,从事餐饮业的达26家。依靠撒拉族做饭好的优势,村里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从事餐饮业。为了让群众增加收入,他争取到扶贫发展互助项目资金100余万元,为群众发展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凡是创业资金不足的都可以进行小额资金贷款,最高可贷2万元。而且贷款优先考虑扶贫户,使得大家都能走上致富路。
  下庄村的一些土地被征用修建水库,韩乙四夫积极协调,协议定期支付库区移民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并把这部分资金用于互助资金。凡是从村里贷款的村民,只需支付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占用费。互助资金的50%作为本金,25%用于村里建设,25%用于支付聘用人员的报酬。由于他办事公道正派,这笔资金的使用从未出现过任何异议。这一举措增加了村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改变了落后的村容村貌,他成为村民心服口服的好书记。
  下庄村有27户扶贫户83人,这些群众如何早日摆脱贫困,是韩乙四夫考虑的重点。他到海东市争取占地补偿款60万元,加上每户的5400元扶贫资金,共计300多万元,用于旅游扶持项目。依托清水河东清真寺是国家级文物单位的优势,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在黄河边修建大型农家乐餐饮机构,发展水产养殖,修建木栈道,开发水上游乐等乡村旅游项目,给扶贫户按照比例分红,使他们有固定收入,没有后顾之忧,早日脱贫。
  2014年村两委换届后,村两委班子在韩乙四夫的带领下,结合“三基”建设总体要求及精细化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党组织建设,健全了村委会、团委、妇联、村务监督委员会。
  村党支部严格落实党员民主评议、服务承诺和“三议一表决”工作法,建立健全隔墙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利用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广泛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利用聚礼时间请乡领导为群众授课或者解读一些民族宗教知识。
  利用农闲时间,他经常组织群众开展读书、串椒比赛等特色活动。韩乙四夫非常注重民族团结,努力营造和谐文明的村规村貌。下庄村和上庄村是两个相邻村,分属两个伊斯兰教派,公用一个清真寺。他们建立了两村村干部轮流任寺管会成员制度,并且在寺院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起到了积极效果。2014年,下庄村成立了调解委员会,韩乙四夫认真处理村民事情,积极化解各种纠纷矛盾,实现了“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为了体现公平公正,每次村里有重大事项都张榜公示,尤其是在低保户认定等相对敏感的问题上,把低保相关人员的照片一并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既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又减少了矛盾纠纷的产生。
  清水河东清真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文物单位,承载了很多历史和撒拉族的民族文化。韩乙四夫依托这个优势,于2015年6月打造出河东清真大寺文化墙,宣传撒拉族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6年,韩乙四夫被评为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参加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并被光荣地选为党的十九大党代表,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代表。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是韩乙四夫无私奉献、辛勤付出的结果,更是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和赞誉。
  清清黄河,赤子之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上,韩乙四夫努力前行,带领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用一腔赤诚诠释着人民群众知心人的高尚品德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