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为民初心 牢记代表使命

日期:2018-01-17
字体:【 打印本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省各族人民的重托,不忘为民初心,牢记代表使命,尽责履职,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交上了厚实的履职答卷。

——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任期有年限,学习无止境。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依法履职。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初任培训、集中研读法律草案活动,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杭州、厦门等地组织的代表培训、集中学习,不断提高行权履职的各项能力。在闭会期间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中,注重对所关注问题的专业学习、情况分析,交流履职经验和心得,加强学习和研究思考。日积月累,代表的政治素养、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履职思路不断拓宽,在审议审查、建言献策等履职过程中展现了良好的履职能力。

——精准建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本届以来,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共向大会提出代表建议532件,每年提出100件左右,人均24件,高于全国人大代表平均14件的水平。这些建议有来自省“一府两院”提供的建议素材,更多的是代表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材料、深入思考、精心撰写而成,凝聚着代表的智慧和心血,是集民意、汇民智、发民声的具体体现。建议内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充分反映了我省在“三区建设”,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中的政策诉求和人民期盼,同时又契合国家部委的工作安排,建议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关于将西宁至玉树至昌都铁路项目纳入国家铁路“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对青海生态补偿投入力度的建议》《关于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建议》等14件建议先后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重点督办的建议,交有关国家部委办理,为我省发展争取了更多国家支持。如,2015年—2017年,我省“三北”防护林共落实投资1.3亿元,安排人工营造乔木林20万亩,灌木林34万亩,封山育林97.5万亩。

——不负重托,展示青海代表风采。在每年的全国人代会上,青海代表团每位代表都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为民履职、为国建言。会前,积极调研、座谈、走访,联系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有针对性地准备意见建议。会上,认真听取和审议各项报告议案,既联系国家战略,也谈青海优势与潜力,反映青海特殊省情,既讲好“普通话”,也讲好“青海话”。特别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代表们向总书记汇报了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坚持绿色协调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等青海多个方面的工作,展示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干劲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代表们开放、从容、自信,积极宣传青海,扩大了青海声音,展现了青海新形象。五年来,在全国人代会期间播发青海代表团的新闻报道,累计达1000余篇(条)。

——突出重点,扎实开展专题调研。在青全国人大代表围绕省情特点,以保障民生、特色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为着眼点,精准选题,积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五年来,先后以“玉树灾后重建”“高原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保护与建设”为主题开展专题调研,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了解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讨论研究,形成了有情况、有问题、有可行性建议的调研报告报送全国人大和省委省政府。省委充分肯定调研工作,批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办理。省政府对调研报告中的建议给予积极回应,及时反馈办理结果。代表还根据调研情况,形成高质量意见建议在全国人代会提出,通过相关国家部委的办理,取得了良好成效。

——尽职尽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青海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五年共参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部委和省人大常委会、省“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包括会议、视察、调研、征求意见、执法检查、督查等)100多次,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助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认真审议和表决议案、报告,督促了“一府两院”有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参与决策、监督推动、桥梁纽带的作用。

“一日当代表,终身为人民”,虽然任期即将结束,我省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关注青海发展,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书写新的篇章。□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