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盖镇创新人大工作出实招

日期:2016-08-10
字体:【 打印本页

624日,2016年省人大工作记者采访团来到此次活动的第一站——刚察县哈尔盖镇,夏日的草原天朗气清、微风和煦,放眼望去,芳香青翠、牛羊成群。县人大常委会和镇人大主席团的同志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入人大代表活动室,说起这几年的人大工作,可谓亮点纷呈。

调解纠纷有新意

刚察县哈尔盖镇位于青海湖北岸,地处祁连山脉中段,是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一个畜牧业镇。全镇土地面积1688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共253410075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草场纠纷、邻里纠纷、婚姻纠纷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之牧民群众居住分散,点多、线长、面广,服务管理面大。镇人大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始终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法履行职权,充分发挥人大信访在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几年前,镇人大以改善社会管理工作方式为契机,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在环仓秀麻村村民大会上,推选出由18人组成的首支“德瓦尕宝”队伍,“德瓦尕宝”藏语意为“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即通过村上有影响力的老村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协助村“两委”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纠纷。2011年,环仓秀麻村为重点开展“枫桥经验”刚察化工作,在“片区+网格+网点+牧户”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上,让“德瓦尕宝”充分参与到本村的社会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一支规范管理村级事务不可或缺的力量。德瓦尕宝”每月入村不少于15个工作日,通过广泛征求民意、了解群众疾苦,将需要解决处理的问题分别录入矛盾纠纷库、问题困难库、建议意见库、四风问题库等“四库”网络信息平台,并加以认真解决。2014年,镇人大将该模式纳入“三基”建设,从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三个方面完善和细化管理工作。

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环仓秀麻村党支部书记昂青公说:“目前,‘德瓦尕宝’队伍已壮大到50人,在‘德瓦尕宝’队伍的管理和引导下,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逐步提高,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监督到位有机制

 据哈尔盖镇人大主席团主席索南才让介绍,近年来,哈尔盖镇人大主席团始终把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作为有效开展监督工作的有力抓手,以制度促效率,用制度抓建设。一是每年定期召开人代会,认真做好代表意见建议的征询、整理、归纳工作。认真听取镇政府工作报告、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对每年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会后,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交有关部门办理,并实行全程跟踪督办,做到了归口归类限时限期办结。二是在具体工作中,为确保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的时效和群众的满意度,对重要意见建议跟踪督办落实,根据人大工作实际,相继制定了《哈尔盖镇人大工作问责办法》、《哈尔盖镇人大工作追究责任制》,据统计,本届以来,办理各类意见建议35条,办结率达100%。三是认真开展以评议为主要形式的工作监督。近年来,累计召开各类评议监督会27次,评议单位15个,评议领导干部21人,对评议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与党委、政府沟通、协商,拿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加以完善解决。

精准扶贫有力度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实际工作中的纽带作用,镇人大主席团采取有力措施,组织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镇人大倡导1名代表结对帮扶1—2个贫困户,着力围绕发展产业、外出务工、大病救助,教育就业等做好帮扶工作。在哈尔盖镇人大代表活动室里,记者看到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档案封面印有人大代表及帮扶对象照片,打开档案信封,贫困户登记表、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建立在档,干部职工结对认亲基本情况登记表也根据要求整齐填写。据统计,哈尔盖镇有64户贫困户、218人已进行贫困登记。昂青公说,在人大代表的积极努力下,哈尔盖镇的贫困人口一定能按期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