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村富民领头雁

日期:2016-08-10
字体:【 打印本页

村里原来不景气的时候,家家户户是白水泡馍馍,顶多炒个洋芋丝,现在酥油多的把马都滑倒了。马成刚一句通俗的青海话,把在场的所有记者都逗笑了。

625日,记者来到距离乌兰县74公里的茶卡镇,这里是享誉全国的“天空之境”茶卡盐湖的发源地,置身其中,静与镜相合,仿佛天地颠倒,恍如人间仙境。把记者逗乐的就是茶卡镇茶卡村村委会主任,乌兰县人大代表马成刚,他幽默诙谐的话语,纯朴实干的作风,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位基层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的风采。

茶卡村原位于距离乌兰县城7公里的地方,过去乌兰县周边风沙大、气候干燥,村中大部分住户都住在土坯房,遇上刮风天气,整个村子都笼罩在漫天尘土之中。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是茶卡村经济发展的大障碍,也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成为制约全村发展的普遍性难题。

如何改变村中的面貌?马成刚说,“我现在不仅仅是全村选出来的村委会主任,更是为民解难的代言人,作为人大代表,一定要想办法改变村中的现状。”每当有老乡向马成刚诉苦寻求帮助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沉重而又渴望改变现状的。2014年,乌兰县迎来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了让村民“走”出去,马成刚与村两委班子研究讨论后,产生了整体搬迁的想法。“下去干啥?我们世世代代都生活了这么多年了,咋能说搬就搬?不去!”当马成刚将搬迁的想法告诉全村时,受到了个别村民的反对。但他的热情并没有被几句冷言冷语浇灭,面对质疑,他挨家挨户做工作,一遍遍给村民宣讲国家政策,看到不断有村民被自己说服,马成刚率先带领全家打包行李,卖掉牲畜,做好随时搬迁的准备。受到他的鼓舞,在村民大会上,大家伙一致通过了这一“愚公移山”的决定。

现如今的茶卡村整体搬迁到距离镇政府1公里处,新建房屋189套。整齐划一的村庄、路灯、上下水管道等高原美丽乡村项目也相继落实,村容村貌发生了全新的改变。

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马成刚又想方设法带领大家走上一条致富路。茶卡村距离西宁市300多公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极大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马成刚说,我们村占着出了村大门就是茶卡盐湖的优势,去年,村里一户人家花了100元钱买了几双雨鞋,以每双15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下湖拍照留念,一天净赚300多元。凭借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马成刚决意打破原有的农村传统种植经济,带领全村从传统农牧业向服务业转变。

说做就做,想法成型后,马成刚拿出家中积蓄,在村口买了地皮建成一栋三层楼房,购买了床铺、桌椅等装修出30套客房,办起了家庭宾馆,客房里整齐地铺着崭新的被子、被单。在村子里办宾馆能有市场吗?据他介绍,去年一年,茶卡盐湖接待游客高达60万人次,他家的客房在旅游高峰期经常会供不应求,一些摄影爱好者为了一大早赶往拍摄地,若是住不上客房也会在宾馆的院子里搭起帐篷。他相信只要不断宣传和经营,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要把这套致富经传给大家。在他的带领下,许多村民加入到发展茶卡旅游业的行列中,据统计,茶卡村本地村民现已开设饭馆14家,农家乐4家,宾馆招待所9家,家庭旅社46家,参与到旅游服务业的人员达到1300余人。

马成刚在茶卡村担任人大代表期间,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力地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使全村的村风、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改变与他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相信在马成刚的带领下,茶卡村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