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拉村致富带头人

日期:2015-12-29
字体:【 打印本页

      初夏时节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泽曲草原绿草如茵,微风徐徐,空气中散发着一丝丝凉意。6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夏拉村,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啃食着青草。
      在一处牧民定居房不远的半山腰上,记者见到了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夏拉村党支部书记的索多。这位身着藏袍,身材健壮的藏族汉子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沉稳的感觉。
      索多是一位基层的人大代表,在他连任五届人大代表期间,致力于为夏拉村村民过上幸福生活“找路子”、“出点子”,使这片原本底子薄、条件差的牧业村逐渐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深入群众心连心
      在夏拉村百姓眼中,索多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村子里,200多户牧民谁家有什么困难他的心里一清二楚。“我从没想过帮助别人后能得到什么回报,只要自己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谈起这些年的经历,索多说。
      70岁的夏唔是夏拉村家庭条件最差的孤寡老人,他身患重病,常年卧床,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生活难以自理。索多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在村中发起照顾老人的号召,收入不多的他每天付给照料老人的看护者100元看护费,空闲时间,他经常带一些衣物和水果看望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夏唔突发脑溢血,在州医院救治期间的所有费用都是索多一人付的,他自己还有糖尿病,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他的做法,让我们佩服。”村民达哇充满敬意地说。

      一心一意谋发展
      夏拉村位于群山交界处,地理位置较差,村民居住分散,距离水源区域远,每担一次水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吃水难、用水难成为夏拉村的头号难题。身为一名人大代表,索多想方设法为牧民群众解决吃水问题,他积极联系技术人员深入水源地实地勘测,多次向县上反映群众困难,为全村衔接通水项目。截至目前,他为全村22户居民,落实人工井22眼,拉设水利管道65公里,解决了全村826人,11166头只牲畜饮水问题。
      水的问题解决了,用电的问题接踵而至。“自然光照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但要遇到下雨天,室内光线差,大家就只能摸黑了。”索多说这些年用电难是群众向他反映最多的问题。在每年人代会期间,他年年提为全村通电的建议,这些建议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通电工程很快就在村中启动开来。近几年,在他的争取下,全村220户中的204户住户实现了日常照明用电。

      全心全意献真言
      索多来自于基层,处在百姓之间。他文化水平不高,但在参加每年人代会之前,都会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将群众提出的意见一条条、一件件地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面材料。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会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能在村里解决的小问题,他会移交村两委在第一时间处理,及时给群众一个明确的答复。担任人大代表期间,他提出的建议涉及民生、社会等诸多方面,例如,他在县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修建河南县城至同德县石藏寺公路问题的建议》,经由县交通部门实地勘察列入计划后,目前正在动工修建。近几年,夏拉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在索多的建议和帮助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民族团结记心间
      民族团结是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身处少数民族地区的索多崇尚文明,他将维护民族间的友好团结,促进邻里和睦,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任职期间,他走遍村民小组,走遍困难群众,力争所有矛盾不出村,协助村里共排查化解矛盾36起。2000年,为了做好河南玛曲两县边界稳定善后事宜,索多前去上级民政部门商议边界立碑事宜,极大地促进了两县边界的长期友好稳定。
      河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索南才让对索多的评价很高,“他一切都系在解民忧、谋发展上,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好了村情民意的知情人,化解矛盾的解忧人,民意民生的代言人,尽职尽责的当家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排头兵。”
       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索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体现了一名优秀人大代表的人格魅力,在实践中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他说,自己需要为夏拉村做的工作还很多,为民奉献,为民代言的道路还很长,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