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沁县狠抓人大代表工作见实效

日期:2015-12-29
字体:【 打印本页

      本届以来,玛沁县人大常委会以代表工作为抓手,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代表素质,畅通代表知政渠道,为代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创造条件,代表履职的积极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提高。
      ——提升代表素质,畅通知政渠道。为进一步拓宽代表视野,满足代表对人大理论及法律知识的更新需求,2011年,玛沁县人大常委会利用换届选举的有利时机,对当选的92名县人大代表,286名乡镇人大代表,分批在县委党校进行了为期3天的轮训,系统地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作用、地位,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发挥代表作用等内容。随后,又在全国人大北戴河、青岛培训基地举办代表培训班,使代表系统地学习了人大工作基本制度、议事规则、代表依法履职及人大相关业务、法律制度等内容。此外,常委会组织乡镇人大代表,赴西宁、海北等地学习考察专业经济合作社、生态畜牧业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为提高代表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促使代表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县人大为代表赠阅《青海人大》杂志,印发《玛沁县人大简讯》、常委会公报、人代会文件汇编,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加强代表联系,发挥代表作用。玛沁县人大常委会十分注重与代表联系,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片联系代表制度,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代表对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为提高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质量,给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县人大常委会将收到的意见建议及时整理归类、召开交办会,并转交县政府相关部门限期跟踪督查,列入重要议程予以解决,确保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四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收集整理闭会期间代表意见建议200余件,这些意见、建议关乎民生、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一府两院”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此外,县人大常委会认真执行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自 2011年以来,先后16次有针对性地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等活动,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
       ——健全代表制度,巩固工作成效。为了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玛沁县人大常委会代表视察办法》,保证代表活动有序推进。同时,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创新代表工作机制。一是创新联系机制。建立和完善县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代表联系、乡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等制度,切实加强乡镇人大与代表之间、代表相互之间、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沟通,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渠道的畅通。二是创新考评机制。为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在每年人代会期间对工作突出的代表活动小组和代表个人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履职热情。三是基层代表活动室建设逐步到位。截至2014年底,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筹备,出资18000元,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了“人大代表活动之家”,使全县六乡两镇代表小组真正做到开展活动有房子、有牌子、有桌子、有凳子、有柜子、有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四是探索代表述职活动试点工作。2014年,县人大常委会在大武乡开展了乡级人大代表述职活动,期间,23名人大代表和301名选民参加活动,围绕“是否积极参加人代会,认真听取和审议各项工作报告,是否能在各自的岗位上起模范带头作用,是否加强监督检查、行使监督权力,是否主动走访联系选民,反映群众提出困难和问题”等4个方面向选民进行了述职,活动中选民还对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了测评。通过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选民对代表考评的形式,克服了部分代表不作为现象,拉近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