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眼中,他是负责顾家的顶梁柱,在陆切村两委班子成员眼中,他是务实杰出的好领导,在村民心中,他是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他就是贵德县新街乡陆切村党支部书记东主加。
处在基层的干部要做好工作,首先是要取得群众的信任与理解。2006年,东主加当选为贵德县新街乡陆切村党支部书记。自任职以来,东主加担起重任,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全村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不懈努力,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东主加当选贵德县人大代表。
陆切村以畜牧养殖为主,居住着藏、汉、回三个民族,从小生活在这里的东主加深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东主加为早日解决出行难问题,多次向县、乡有关部门反映村上情况,并积极筹资,带领村上的年轻人拿起铁锹、挥起锄头,填平道路沟壑,经过努力,2007年,在县政府的支持下,为村民铺上一条长达8公里的柏油马路。2008年,他积极与县电力部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为全村30多户无电农户解决了照明问题。为帮农牧民增收,同年,他为全村30户人家争取到温棚育肥项目,带领村民学习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粮食产量。2009年,在村上实施“异地搬迁”项目之际,他在筹建过程中多处联系物资,逐组逐户走访,了解群众的意愿。为节省开支,他带头拉沙备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无声的行动胜过有声的命令,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群众积极投身到“异地搬迁”的项目当中。如今陆切村75户山体滑坡异地搬迁户已全部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大家对东主加近年来为群众办的好事赞不绝口。
陆切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群众以前收入普遍偏低,为了使群众尽快富裕起来,东主加沉下心来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想办法、找路子,商讨脱贫致富的途径。他凭着多年的市场经验和多方考察,结合村情特色,将油菜种植、牛羊养殖和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大产业支柱。2008年至今,他积极动员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了以种植油菜、青稞、小麦、双膜洋芋等高效蔬菜的产业规模近1000亩,通过积极发展种植产业,如今陆切村自种蔬菜的收入可达到人均2500元以上。养殖业作为陆切村的传统产业,由于规模小,品种老化,难以形成规模。2009年,东主加出资建成千头奶牛养殖场,养殖场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集中了村内富余劳动力,为群众增加收入。此外,部分村民因经济困难无力参股,他主动将自己的股份分给他人,在他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现已落实养殖大户8户,牛羊育肥产业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
群众的冷暖是东主加最关心的问题。日常工作中他经常虚心地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村中有4户困难户是东主加长期帮扶的对象。春耕时东主加为他们送去化肥、农资,农忙时他经常下地帮他们干农活,冬天又送去燃煤,捐资为困难群众就医看病。为了尽快帮助困难群众脱贫,他积极联系致富项目,帮助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目前已帮助2户困难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多年来他无偿花在村上、群众身上的钱物已经达到数万元。“村民有什么事拿不定主意都会在第一时间去找他,不论是大事小事,他都当做自己的事去操心,有这么好的人大代表是我们全村的福气。”年近80岁的村民索南措这样评价东主加。
9年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大代表,东主加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无私奉献,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陆切村真正成为了一个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记县人大代表、贵德县新街乡陆切村党支部书记东主加
日期:2015-12-29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