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拟立法保护境内长城

日期:2014-06-17
字体:【 打印本页

据悉,《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草案)》已被列入甘肃省201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调研项目,将于今年开展立法调研。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去年曾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认为,针对一些急需保护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尽快立法,如长城保护条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

作为中国长城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甘肃省境内历代长城总长3774.3公里,其中明代长城1738.3公里,居全国之首;秦,汉等时代长城2036公里,居全国第二。甘肃的长城遗址主要分布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并多数由夯土筑成,受地震、洪灾、风雨侵蚀等影响,许多长城遗址都出现了墙体裂隙,表面风化等病害,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据了解,甘肃省已于近日部署了境内长城的“四有”工作,具体包括划定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长城保护标识,建立长城记录档案以及设置长城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人员等,近年来,甘肃不断加大长城保护力度和法制宣传工作力度,通过众多项目对长城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创造性地提出利用复合木质锚杆和系列灌浆材料加固开裂坍塌土建筑遗址的方法,已广泛应用到甘肃乃至全国的长城遗址保护加固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