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做好代表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人大常委会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工作。近年来,黄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代表法,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途径,努力发挥代表作用,不断总结经验,促进代表工作深入开展。
一、提高认识,为代表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
近年来,州各级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努力为代表履职提供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一是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和代表法的宣传力度,营造代表依法履职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大对优秀代表和优秀建议意见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对代表法的知情度,形成全社会尊重代表、支持代表的浓厚氛围;三是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强对代表工作的组织指导,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代表履行职务提供便利;四是加强对代表法和代表工作的检查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代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二、严把关口,不断提高代表整体素质
人大代表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神圣职责,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履职能力和作用的发挥,影响到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成效和权威。全州各级党委和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素质提高工作,做到严把“两个关”。一是优化代表结构,严把代表“入口关”。要提高代表整体素质,最关键的是要把住代表“入口关”,在州、县人大换届中,各级党委和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改善人大代表结构问题,努力使代表组成实现“四化”:即职业结构合理化、知识结构多面化、民族结构多元化、年龄结构梯次化。同时,既注重代表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又注重代表的议政能力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努力把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选为人大代表。目前,全州共有省、州、县、乡四级人大代表2126名(省级人大代表21名,州级人大代表230名,县级人大代表408名,乡级人大代表1467名),其中:妇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1.76%,少数民族代表占89.98%,中共党员代表占68.16%,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0.2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9.77%。从这些指标不难看出,新一届人大代表的性别、民族构成、政治面貌、学历结构比上一届更趋合理,代表的结构朝“四化”方面发展并取得了新的突破,代表的素质和能力基本适应新时期自治州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的需要。二是切实加强代表培训工作,严把代表履职“能力关”。常委会始终把加强代表培训作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有效抓手,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州、县、乡三级代表培训,全州代表培训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力度大。先后组织州、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乡镇人大主席94人,在省委党校、北戴河等地学习培训,州、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培训面达92%,乡镇人大主席培训面达89%,县乡人大代表培训面达73%。二是投入多。全州各级人大筹资127万元,对1538名州、县、乡人大代表进行了集中培训。三是内容实。代表培训内容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和人大制度等人大代表履职所需的相关知识为主,突出培训的政策性、法律性和实用性。四是效果好。通过培训,增强了各级人大代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和代表意识,提高了人大代表的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人大代表履职方式方法
人大的职能决定了人大工作的特殊性,既要坚持原则方向不动摇,又要善于根据发展需要完善工作方式方法,确保代表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立足实际,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一是安排代表参加各项调研活动。每项调研活动,都安排2—4名常委会委员和州、县人大代表参加,与调研组一起深入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二是坚持代表列席有关会议制度。在每次常委会会议上邀请2—3名基层人大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列席,为代表建言献策、有效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提供条件。三是坚持邀请代表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视察、检查活动。近年来,州、县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组织省、州、县三级人大代表,对全州文化、教育、卫生、生态保护、社会管理创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等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执法检查。四是把乡镇人大工作作为重点,各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意见》,为乡镇人大开展代表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加大业务指导,督促乡镇人大主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围绕乡镇中心工作组织代表开展各项视察和监督。五是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视察了李家峡南干渠和百万亩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全州重点工程建设情况;学习借鉴省人大经验,首次组织代表和常委会委员对全州重点工程扎毛水库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为代表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情况,督促政府更好开展工作,做了有益尝试。
(二)完善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意见是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换届以来,州人大常委会对三次人代会代表所提247条建议意见,精心梳理、分类归口,及时交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办理。代表建议交办督办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统一交办。州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办公室一次性直接向有关部门交办,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理时效。二是加强催办。加强对办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会同州委、州政府督查室共同到重点办理部门和单位了解办理情况,协助研究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办理进度和质量。三是严格承办。每年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对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听取和审议州政府对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情况的专题报告,评价办理效果,提出整改意见,并对办理不认真、答复不满意的,责成重新办理。四是重点督办。2012年从代表提出的190件建议意见中,筛选20件关系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建议意见进行重点督查;去年压缩范围,对8项意见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并协调州目标考核办将办理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采取日常督办、各专委会对口督查、听取汇报、媒体监督、公示测评等多种措施加大督办工作力度,保证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的时效和质量。
四、围绕中心,依法履职,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
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全省人大工作会议,都对新时期各级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情况、新任务,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有效发挥代表履职的主体作用。一是紧紧围绕全州发展大局,组织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重点开展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教育布局调整、文化设施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草原补偿机制落实、法院量刑规范化试行、检察机关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工作开展情况和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监督。二是围绕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的主题主线,把生态保护立法、民族义务教育立法修订等提上了议事日程,组织州、县、乡人大代表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为立法和修订工作打好基础。三是发挥人大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参与反分裂、反渗透、反自焚专项斗争。常委会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委关于维护稳定的决策和部署。常委会领导深入基层联系点,机关干部职工蹲守联点村,及时把党中央、省、州委的声音传达到基层干部群众当中,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四是在全州维稳关键时刻,常委会发出了《致全州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号召代表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带头执行党的决定、带头遵守法律、带头反对“自焚”、带头弘扬正气的表率,维护好社会稳定。五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两年来共接待和处理来信来访37件,督促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五、完善制度,强化保障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
代表工作是一项整体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代表履行好职责,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保障机制,制度则是其中最具有根本性的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各级人大工作及其常委会建设的意见》,对代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在换届人事安排时全面贯彻《意见》精神,配齐配强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同时注重在组成人员中增加经济、法律、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专业结构。州人大常委会依法增设了代表联络科,不断加强代表日常联络工作。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先后制定了《人大代表守则》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修订和完善了《常委会议事规则》,进一步加强了委员和代表管理,明确了委员和代表的职责,规范了履职程序,使代表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代表更好地行使职权提供了制度保证。特别是州人民法院制定了《联系代表制度》,切实加强了代表联系工作,始终把法院工作置于代表的监督之下,为全州各级部门做出了表率。三是强化经费保障。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落实了各级人大代表的活动和培训经费,保证了代表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