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人大代表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代表地位,做好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对推进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在积极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形成合力,为做好代表工作提供保障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和“两院”及有关方面严格按照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规定,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领导,纳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使代表工作不断体现新要求,适应新形势。
西宁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2012年5月召开全市人大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进全市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会议强调要高度重视代表工作,充分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探索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丰富代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市委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确定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等重大决策前,都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意见,集思广益,汇集民智。年终进行责任目标考核时,组织代表开展民主测评,充分发挥代表的监督作用。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来抓,加强机构建设,健全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工作、履行职权切实做到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市政府和“两院”十分重视和积极支持人大工作,对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的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虚心听取代表建议,积极改进相关工作。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相关要求,把市、县(区)、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标准提高至1000元、800元和300元,为代表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市法院、市检察院认真制定联系代表的相关工作制度,每年定期向代表汇报工作,邀请代表旁听案件审判工作,自觉接受代表监督。
二、重视培训,为代表依法履职夯实基础
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作为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来抓,建立健全代表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在培训计划上,针对换届后有些代表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不深入,对人大代表权利义务不明确等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代表培训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安排,使代表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保证每位代表在任期内必须参加本地专题培训或外出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重点抓好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代表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同时注重代表履职业务知识的辅导,努力提高代表依法审议和发言质量、提出有真知灼见的议案和建议的能力。
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在党校集体培训、专题讲座、人代会前集中辅导、异地培训、代表讲授履职经验、外出考察等形式。近年来,常委会多批次组织1000余名省、市、县(区)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人大工作者在市委党校、北戴河全国人大干部培训中心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多层次学习培训,市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履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和视察、检查、调研活动中发言积极踊跃,提出的议案建议针对性强,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为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很多代表深有感触地说:经过培训,加深了对代表权利义务的理解,掌握了履职方法,增强了履职意识,要更好地依法为民代言,不辜负选民期望。
三、创新形式,为代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为探索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有效形式,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实施意见,指导和协助各区、县在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73个“人大代表之家”,为代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搭建了平台。“代表之家”以市、县(区)两级人大代表为主,普遍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每个季度采取组织代表参加学习培训、接待走访选民、开展视察调研、慰问困难群众等多种活动,及时了解掌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群众的意见呼声,形式多样,成效明显。“人大代表之家”的建立改变了闭会期间代表缺少经常性履职活动的状况,使代表活动有了场所、形式和载体,拓展了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内容,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代表、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城北区朝阳街道办事处在5个社区建立“人大代表之家”,使代表更加便捷地联系和服务百姓。城西区青海利智达投资有限公司在企业设立了“代表之家”,使职工多了一个提出意见、表达诉求的场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政府办事大厅专门设立了 “人大代表之家”意见建议箱,方便群众随时对镇政府工作提出意见。
四、讲求实效,为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全力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代表建议意见的交办和督办工作,注重在提交中讲质量,在交办中讲要求,在督办中讲实效。
每年人代会期间,给代表印发提出议案和建议意见的注意事项,对代表提交的建议进行认真审核,凡是对语言文字表达不清、内容空泛、格式不规范、不符合要件的建议退回代表,要求修改完善后重新上报,从而有效提高了建议质量。
人代会结束后,及时整理代表所提建议,明确办理单位,认真做好建议交办相关工作。每年都由市委主持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从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制度、强化督查、注重实效、时限办理、解决问题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提高办理工作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常委会加强督促检查和跟踪督办,多渠道了解建议办理工作,每年两次组织代表深入承办单位,进行督促检查。对一些重要建议由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有力地增强了办理实效。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改进办理方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规范办理程序,注重办理实效,代表反映集中、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些重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办理工作逐步由办复型向办成型转变。
2012年,常委会表彰了19个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和积极建言献策的21名代表,增强了代表依法行使权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强化了“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办理代表建议意见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的意识。
五、拓宽渠道,为代表知情知政创造条件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人大代表之家”这个平台丰富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活动外,还把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作为闭会期间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履行代表职务的重要方式,围绕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组织代表深入工作和建设一线,积极开展视察、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推进全市科学发展建言献策。近几年,先后组织代表对全市工业发展、“三农”工作、环境保护、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城市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产业发展、住房保障、节能减排、民生改善等80余项事关全局性、长远性的工作开展了视察和调研,对城市规划法等近30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提出建议意见300多条,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制定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市人大代表制度,通过走访、联系、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群众对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等各方面的建议意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并督促办理。通过给代表订阅《人民代表报》,寄送《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公报》、《西宁人大》和有关文件信息、开通西宁人大网站等形式向代表通报、公开常委会履职情况,使代表广泛了解常委会各项工作,保障代表对人大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六、勇于实践,密切代表联系群众新途径
西宁市各区、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密切联系选民的方式方法,听取群众意见,体察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心声,基层代表工作充满活力。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每年精心组织 “人大代表活动月”,向省、市、县、乡镇四级人大代表通报政府、两院和人大工作,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向选民述职和“访民情、解民忧”活动,广泛反映民意。今年首次开展了人大代表“议政日”活动,人大代表先后就当地食品药品安全、学生入学、 (下转第29页)(上接第27页)设施农业、物价监管、城镇绿化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县政府相关部门及“两院”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答复。城东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评议、区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邀请代表和公民旁听区人大常委会会议,自觉接受选民监督。湟源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走访代表活动,深入基层走访代表600多人次。开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直通车”,把代表在直通车中反映的问题确定为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湟中县人大常委会报请县委批转《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意见》,通过检查指导、召开主席联系会、集中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乡(镇)人大代表工作的成效,增强乡镇人大工作活力。鲁沙尔镇人大突出“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主题,认真开展镇领导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活动,镇人大代表广泛参与,积极为选民服务,办实事、办好事。李兴邦代表多方争取,解决了本村35户农民绿化占地赔偿款。阿成新等代表争取到13个村连片优质高产万亩油菜基地建设、3000亩露天蔬菜连片种植、8000亩连片燕麦订单种植等项目,得到上级部门农药、化肥、种子补贴共计37万元,受益群众达5000人。韩丽兴代表走访慰问社区困难群众,并为两名贫困困难学生争取到23000元的助学金。城中区人大常委会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将办理代表建议情况纳入了区政府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大大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