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代表法、中央9号文件、省委20号文件和省、州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创新代表工作方法,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优化代表履职环境,保障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了代表在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了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代表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本届州人大常委会把完善代表工作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立足本州实际,把握在新形势下对代表工作的新要求,加大修、废、建力度,不断强化代表制度建设,为代表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后制定出台了《海北州州、县、乡人大代表2012—2015年活动规划》、《海北州州、县、乡人大代表2012—2015年培训规划》以及《海北州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小组活动办法》、《海北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等工作制度。各县也制定了《代表小组活动办法》、《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等制度,使代表工作更加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也为代表开展活动、履行职务提供了保障。
(二)代表培训工作不断强化。代表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加强代表培训,提高履职能力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两年来,州人大常委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了代表培训工作,提升了代表履职水平。一是开展履职培训。2011年,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州人大代表230名,其中新进州人大代表占总数的71.6% 。为了确保人大代表能履职、会履职、履好职。州人大常委会采取分散和集中结合的方式,协调各县开展了新一届州人大代表初任培训,并利用人代会代表集中的时机,组织代表学习法律法规、人大各项程序,使参训代表掌握了履职的基本知识。各县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也对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进行了培训,为代表依法行权履职奠定了基础。二是开展异地培训。本届州人大常委会在充分利用当地干部培训基地开展代表培训的同时,把借助省外人大培训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异地培训作为代表培训的主要模式,培训方式上做到了学习与考察结合,这种寓教于理、寓教于乐的方式很受代表的欢迎。如今年在红色教育基地——江西省井冈山干部培训学院举办的州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班,做到红色教育和业务学习相结合、参观革命遗迹和课堂互动相结合,使各位代表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也感知了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县人大常委会也结合实际开展了异地培训、观摩等活动。如祁连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农牧民人大代表赴广东省考察中小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海晏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旁听观摩常委会议,使参训人大代表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三是开展挂靠培训。选派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参加省人大常委会和省、州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拓宽了培训渠道,延伸了培训内容。
(三)代表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一是指导代表小组开展活动。为了保证代表小组规范有序开展活动,州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海北州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小组活动办法》,对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的方法、内容、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使代表小组活动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各县参照州上的规定,多形式、多样化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实现了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正常化和规范化。二是组织开展视察检查活动。近两年来,州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州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施开展视察、调研、检查,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代表参加项目评审、旁听法院庭审、参与政府招投标等监督活动,为推动海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推广代表述职活动。开展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是选民监督代表的有效措施,也是对各级人大代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理念的集中检验。近两年来,州人大常委会协调指导各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各县按照州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细化规范了代表述职的内容、方法和工作程序,推动了代表述职活动有序开展。通过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联系,增强了人大代表的责任心。四是开展优秀人大代表评优奖励活动。为了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州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优秀州人大代表评选活动,对优秀人大代表进行表彰奖励,并在祁连山报开办人大代表风采专栏,宣传优秀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调动了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各县把人大代表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与党建、经济等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有力促进人大代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四)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不断提高。州人大常委会把办理好代表意见建议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事来抓,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了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一是及时交办代表建议。州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工作,专门召开代表意见建议交办会,对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对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常委会还专题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结果的报告,提高了代表意见建议办结率。二是开展满意率测评。州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结果满意率测评工作,今年9月份,将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交的20件代表建议办理结果全部反馈代表本人征求意见,在满意率测评活动中,由代表本人署名反馈,保证了满意率测评的可信度。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意见建议,组织召开承办单位与代表本人的见面会,由承办单位负责人当面向代表作出解释说明,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由办理答复向办结满意转变。
(五)代表履职措施不断完善。一是推行代表联系制度。州人大常委会31名组成人员每人联系4名州人大代表,并规定每年走访联系代表不少于2次,通过走访了解代表动态,协调解决代表关注的问题。各县人大常委会也建立和推行了组成人员联系代表、联系乡镇人大、联系选民等工作制度,使联系代表的过程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人大机关与人大代表的关系、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落实了代表活动经费。州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省、州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每人1000元、800元、500元标准落实了州、县、乡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并提高了非脱产代表误工补贴标准,代表培训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按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为开展代表工作提供了保障。三是方便了代表知政知情。近两年来,州人大常委会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海北政报》,及时向代表通报州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常委会办公室也在《祁连山报》开辟了“人大专栏”,刊发人大常识、发布时政消息、工作动态,方便代表知政知情。各县也通过向代表印发《人大工作手册》、《人大常委会公报》、《人大工作》等资料,为代表知政知情创造了条件。
二、几点体会
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海北州人大代表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新的提高,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的前提。自觉接受和依靠党的领导,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更好地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的前提,也是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的准则。州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重大活动,都与州委衔接沟通,积极争取州委的支持和帮助。对代表视察、检查、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向州委汇报,供州委决策参考,使之能够更好地得到重视和落实,保证人大代表的各项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州委的中心任务和全州工作大局。
第二,发挥主体作用,是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的关键。代表履职的效果是衡量人大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人大代表通过参加人代会及视察、调研、检查活动,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也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增添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才能保证人大职能得到有效发挥,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第三,提供优质服务,是做好人大代表工作的保证。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代表工作, (下转第37页)(上接第34页)就必须强化培训,提高代表素质;建立监督激励机制,增强代表活力;建立保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才能保证代表完成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任务,履行好自己的职权。
总之,加强代表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州人大工作的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代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理清代表工作思路,创新代表工作方法,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在管理地方国家事务中的主体作用,为推进海北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先行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