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玉树灾后重建工作

日期:2011-09-15
字体:【 打印本页

        8月11至12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赴玉树调研灾后重建工作。调研组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汝琢任组长,全国人大代表任茂东、刘自强、王玉虎、程苏、诺尔德、官却才旦、李成宝、拜秀花、娘毛先等参加调研。
        调研组听取了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关于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汇报,先后深入到禅古村、玉树县一完小、赛马场受灾群众安置点、甘达村、隆宝镇等地进行了调研,并和省、州、县、乡人大代表,村干部、村民、机关干部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调研中代表们一致认为,重建工作指挥部、玉树州委、州政府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重建规划,克服种种困难,紧紧依靠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协调各援建单位和企业,组织调动省内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力量,始终坚持科学重建、开放重建、务实重建、和谐重建的原则,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重建工作阶段性重大成果,创造了灾后重建的玉树速度、玉树奇迹。代表们看到,灾后重建现场热火朝天,一些支持玉树长远发展的基础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灾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秩序井然。1至7月底,灾后重建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56亿元,累计开工重建项目413个,在市政设施、产业恢复、公共设施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批工程封顶、建成,一个崭新的、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正在崛起。同时,代表们还就继续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建议。
        郭汝琢副主任在调研中指出:一要继续科学依法推进重建工作。在恢复重建中,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制度办事,做到政策公开,规划公开,规范操作,透明运行。要把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坚持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组织、科学管理,保障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实现重建质量与速度的双赢。二要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抓紧做好城乡居民住房、交通运输、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恢复重建。要协调有关方面尽快落实到位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各援建单位和施工企业要树立“抢出一天工期、早送一天温暖”的坚定信念,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重建工作中更加注重进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全面完成今年工作任务,给玉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三要继续做好生态保护建设。要坚持灾后重建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无论是建筑垃圾填埋、建筑施工,还是确定居民点人口规模,发展能源、交通、农牧业、旅游业等,都要坚持生态优先,始终把生态保护摆在灾后重建的重要位置,坚决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实现“两个上大台阶”的目标。按照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总要求,坚持生态重建、绿色重建、低碳重建,全面落实生态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广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灾后重建工作者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绿色施工水平。四要继续深入推进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要全面加强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各级政府防灾减灾职责,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五要继续发挥好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各级人大代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要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映群众的愿望和呼声,要继续发挥好州、县人大代表民主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灾后重建工作。要按照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要求,积极协助政府做好灾后重建和维稳工作,努力为重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六要继续创造和谐稳定的重建环境。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平安玉树”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建设民族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恢复重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援建单位之间要在切实加强协调配合、联系沟通、信息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工作协调对接,做到相互关联的问题共同研究、协商解决,努力形成整体协作、相互支持、互通有无、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的局面。要继续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力、内驱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增强党员干部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重建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人才保障。

(人事代表选举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