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和人民的教育下成长

日期:2011-07-01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我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党的90岁生日之际,回顾党的历史,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心中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党和人民的教育陪伴我成长,如果说自己在工作中有一点成绩的话,那都是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取得的,是党和人民教育的结果。

(一)


        1964年,我在贵德县完成初中学业后被选送到青海民族学院学习,先后在社教班和翻译班学习6年之久,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年华。
        在民院学习期间,我当过班干部并入了党。记得当时的老师要求很严格,学校的学风很好,同学们学得很扎实。当时李延恺、陈贤英、李午阳、侯吉子、古文义、黎大奇、马俊德、文韩、魏绍晨、荻生勇等老师,教学水平都很高,讲授的课很受学生欢迎,对学生也很关爱。当时民院的生活安排得很好,伙食好,实行供给制,而且每月发放生活津贴,连牙膏、牙刷、影票都免费发给学生。当时民院的社会实践也很多,现在人民公园的假山就是由民院等院校的学生背土背出来的。在学校里还经常打土块,参加秋收,下煤井,接受军训,到牧区实习,经受了很多锻炼实习。这一切既培养了学生的品格、又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适应能力,所以民院的学生到社会上很受欢迎。
        毕业离校已40年,大学生活依然铭刻在我的心中。直到现在,我还依然保存着当年的校徽、学生证。每逢看到这些东西,民院学习生活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无论何时何地,我无法忘记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培养,同学给我的鼓励和帮助。母校赋予我人生的力量,赋予我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母校的培育之恩,点点滴滴,念念在心,永不忘记。如今,昔日的母校已度过了六十华诞,并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我深信,母校将以建校六十周年和成功更名为新的起点,不断总结改革与发展的经验,继续发扬优良的光荣传统,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继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化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民族人才,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创造新的辉煌!

(二)

        1983年7月25日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有幸向胡耀邦总书记汇报工作,并得到总书记的关怀指导。这年7月下旬,胡耀邦总书记到青海视察工作,根据行程安排,25日总书记要途径刚察县去海西州考察。省委于24日晚上通知我第二天早晨8点赶到哈尔盖火车站汇报工作,但没有说明给谁汇报工作,并要求我注意保密。我是刚察县委书记、县长,刚从夏季草场下乡回来,接到通知我连夜准备了一份汇报提纲,第二天早晨提前一小时赶到哈尔盖车站待命。在等待了大约1个小时后,火车缓缓驶入车站。当时的省委书记赵海峰下车后叫我上去,把我领到一间会议室。过了一会儿,会议室里来了很多人,最后进来的一位领导径直坐到了首长席,省委书记叫我坐到他的斜对面汇报工作。后来才知道,对面这位朴实、干练、和蔼的领导,就是胡耀邦总书记。胡总书记问我的基本情况,然后拿着地图问刚察县的情况,包括民族、人口、经济、政治、党的工作等内容以及刚察县的无霜期、降雨量、风沙情况、青海湖的季节规律、资源分布、牧民的生活习惯、绵羊改良等问题。我对刚察县的工作很熟悉,加上当时年轻,记忆力好,刚察县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都清清楚楚地烙在脑海里,所以回答得清楚明白,得到了总书记的夸奖和鼓励。总书记说,“作为少数民族干部,没想到汉语说得这么好,这么年轻,对牧区的工作这么熟,这么专业,讲得很具体,希望以后带领刚察县的人民群众好好干。”总书记还说“我很愿意听到基层的声音,党的政策落实关键要靠你们,政策不是万能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得到检验,要注重总结工作,有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反映。你做我的基层联络人,每年10月写一份汇报信,或直接来北京汇报。”总书记除了解牧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外,对刚察县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他要求“以牧业为主的县委书记、县长,都要懂牧草知识,改良牲畜品种知识”,“要以商品流通抓生产”,“可以试行草原、牲畜大包干责任制”,“要指导人民,特别是指导藏族群众,学会用自己的劳动所得,逐步改善生活、安排生活”等等。在此后的几年里,我每年按总书记要求写汇报材料,把刚察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向他汇报,多次得到回复。
        1986年8月,当时我由果洛州奉调到黄南州担任州长时间不久,胡耀邦总书记再次来青海视察工作,并特别向当时的省委主要领导问到我的近况,当得知我在黄南州工作时,总书记高兴地说,“那好啊,我们去看看”。8月21日上午,我们在尖扎县迎接到总书记,中午,洛桑书记和我陪同总书记及尹克升书记、宋瑞祥省长在尖扎县招待所共进午餐。下午,总书记和尖扎县科级以上干部合了影,晚上在黄南州住了一宿。第二天,我们向总书记汇报了黄南州的情况,总书记对县以上领导干部作了重要讲话,并应州县领导的请求,分别给尖扎县、黄南州书写了“立足本地资源、着眼普遍致富”和“增强民族团结、带领群众致富”的题词,还给黄南州“热贡艺术馆”题写了馆名。两次见到总书记,回想起来,很荣幸,又得到他的关怀,很感激。1988年9月至1989年7月我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胡耀邦总书记逝世时,党校正组织学员在吉林考察,总书记的追悼会我没有机会参加。2005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中央举行了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我有幸参加了,终于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2002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来青海视察,在去海北州的路上到公路建设施工现场进行了视察,并听取了我对青海公路建设情况的汇报,胡副主席对青海的公路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青海应该抓住西部开发的大好机遇,把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为今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多年来,我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种关怀和教导转化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

(三)


        1970年民院毕业后,我做过县乡财税、组织人事部门的干事、秘书工作。曾任公社副书记、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州教育局局长、副州长、州长、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一步步走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这一切得益于党和人民的精心培养和严格要求。一路走来,既有艰辛,又有收获,虽有挫折,更有信心。回首往事,我深深地感到越是艰苦的地区越能锻炼人的能力,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精神。民院毕业后,我主动要求到艰苦地区去工作,先后在刚察县、海北州、果洛州、黄南州工作20多年,这些地方的条件都很艰苦,但只要肯吃苦,用心去工作,同样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且走出的人生之路会更加坚实更加厚重。到哪里工作,我就把全家搬到哪里,孩子们就在当地上学,这样自己既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又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我的两个孩子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还上了研究生。多年来,在班子整体的配合支持下,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差甚远,在具体工作中也有不少缺点和不足,我时刻注意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改正。
        接受党的教育是我毕生的选择。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时刻关注全省的发展变化,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人民的教育和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