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代表培训工作 夯实代表履职基础

日期:2010-12-29
字体:【 打印本页

        人大代表既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利益的保护者,又是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意志和行为的直接行动者,他们履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大作用的发挥和人大在民众中的声誉。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界,由于他们的职业、经历、文化程度和所处工作岗位不同,对有关法律、法规和代表权利、义务的理解和认识都参差不齐。为了弥补这种差距,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代表培训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以提高代表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为重点,定计划、分层次、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省人大代表培训工作,不断增强代表的代表意识、履职素质和能力,夯实代表履职基础。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代表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行为主体,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这一重要使命要求代表要有过硬的履职本领,切实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充分发挥作用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各项职权。代表的主体作用发挥好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大代表素质和履职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代表作用的发挥,关系到能否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充分发挥作用的国家权力机关。因此,通过学习培训,努力提高代表依法履职水平,提升代表当家作主能力,才能进一步发挥代表的整体作用,更好地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出新贡献。
        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是时代发展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新要求。加强学习是时代发展对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的客观要求,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人大代表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全面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做贡献。当前,我省已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要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地方人大就要充分发挥作用,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我们人大代表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履职意识和能力,不断推动人大工作发展。加强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人大代表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调查研究、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人大代表只有不断进行“充电”和“加油”、学习和实践,全面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法律知识水平和履行职责能力,才能肩负起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在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中创造新的辉煌。
        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承担着监督“一府两院”工作、讨论和决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生的重大问题、选举和任免地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等重要职责。人大工作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和政策性都很强,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水平、法律水平、政治水平和专业知识,具备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能力。人大代表是选举产生的,受人民群众信任的优秀代表人物,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但我们的代表大都是兼职代表,比较熟悉自己的工作和专业,却不一定熟悉代表履职的具体规定、程序和要求。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掌握履行职责的必要知识,努力增强履职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代表的职权。
        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客观需要。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代表作用的发挥。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代表培训力度,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能够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中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为民说实话、行好权、办实事;能够在社会活动中,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四个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过去,一些代表在提出意见建议时,关注的往往是修一座桥、打一口井等身边事。现在,大多数代表都能深入实际、认真调研,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出意见建议,建议质量明显提高,许多建议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代表作用的发挥,离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履职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对此,必须通过加强学习,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寻找答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向前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提高认识,不断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提高代表的履职意识和能力,如何当好一名人大代表,是大家共同面临的责任。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充分行使各项权力,说到底就是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必须要增强“四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代表意识、法律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依法履职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使人大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求人大代表始终胸怀大局,服从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来看问题、办事情,反映和表达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增强代表意识,就是要求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走群众路线,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人民选出来的,要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大代表就是代表人民,而不是代表自己一个人,不是个人行为。代表发言不简单是个人意见,不能随意,不能凭个人好恶,因为你背后有千万选民,有他们的愿望和呼声。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是为民代言的大责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神圣使命,这构成了人大代表的本质内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增强法治意识,就是要求我们代表要学习掌握人大工作必备的法律知识,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和行使代表权利。
        三、明确职责,不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好人民赋予的各项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要增强履职意识,而且要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一要提高履职知识的学习能力。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形势面前,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仅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力求把握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理论,提高履职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还要认真学习代表履职和人大工作常用的法律法规,搞清国家政权机关的体制架构、相互关系、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为依法履行职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这就要求人大代表要深入群众,切实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还要进行深入的归纳分析研究,达到“千线一针穿”,理出现象背后的规律,这样才能为依法行使职权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视察、调研、提出议案、建议等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要加强协调沟通的能力。人大代表履行职务,需向人民群众了解情况,集民智、聚民意,这就要求人大代表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在新形势下,沟通形式多种多样,人大代表既可以走访有关人员和单位、召集有关方面人员的座谈会,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与“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联系协调,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四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人大代表通过调研等形式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再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归纳总结后,向有关方面反映。人代会期间审议各项报告,提出意见建议,这都需要人大代表具有良好的思维表达能力。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在会议期间或闭会期间将意见和建议充分地表达出来,才能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要真正做到为人民当好代表,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充分发挥好作用,必须牢记自己的使命,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掌握履行职责所必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代表应该具有的履职意识和能力,夯实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认真行使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