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

日期:2010-04-14
字体:【 打印本页

        化隆县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抓好乡镇人大工作建设为突破口,加强领导、注重培训、创新方式,不断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 为乡镇人大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县委始终将乡镇人大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工作,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推进了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一是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把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过问和研究乡镇人大工作,掌握人大工作情况,不断提出工作要求,积极协调解决人大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人大依法履行职责。二是为全县17个乡镇均配备了专兼职人大主席。在去年的人事调整中,提高了乡镇人大主席的职级待遇。目前,全县17个乡镇人大主席均为正科级,其中8名乡镇人大主席兼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更加便于开展人大工作。三是于去年3月份及时批转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做了周密部署,并规定各乡镇从业务经费总额中提取3%作为乡镇人大工作经费。为贯彻海东地委(2009)2号文件精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德于去年6月份到海北州各县调研乡镇人大工作和代表工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补充意见》。四是各乡镇党委也高度重视乡镇人大工作,结合实施基层政权建设项目,为乡镇人大主席配备了办公用房,设立了代表活动室,并配备了兼职工作人员,为乡镇人大开展日常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五是指导乡镇人大开展好“三查(察)”评议和档案工作,并提出符合我县实际的“一二三”工作任务(即每年开好一次人代会,两次代表小组活动,三次视察或调查),切实发挥了乡镇人大的职能作用。六是向全县推广各乡镇在人大规范化建设中总结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如巴燕镇人大结合本乡镇人大工作实际,做到了“一考核”:即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三到位”,思想、组织、工作到位;“四上墙”,组织机构上墙、工作制度上墙、工作要点上墙、任务职责上墙;“六归档”,人代会材料归档、人大代表简历与履行职务情况归档、主席团记录和信访记录归档、代表活动归档、代表建议意见归档、代表为民办实事情况归档。通过典型引路,全县各乡镇人大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联系指导 促进乡镇人大履行职能
        近年来,化隆县委和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工作的指导,使乡镇人大的工作逐步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坚持会议联系指导。县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大工作,要求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召开的人代会、座谈会、研讨会等,都有计划地安排乡镇人大主席列席,让他们在参与中熟悉人大工作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切实增强了乡镇人大主席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同时,每年坚持召开一次乡镇人大干部培训会或工作研讨会,宣讲人大理论和法律法规,交流工作经验,研究探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使乡镇人大主席和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二是坚持活动联系指导。要求有关乡镇人大主席全程参与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重要活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阔乡镇人大主席的视野,县上召开的现场会,公检法举行的公开执法活动等都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和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监督,切实增强了乡镇人大主席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坚持文件联系指导。县人大常委会和办公室制发的文件、简讯、讲话、制度等,一般都下发至乡镇人大,让他们从中学习开展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同时,要求乡镇人大随时上报工作信息,半年、年终报送工作总结,接受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监督,切实提升了乡镇人大的工作水平。四是坚持在具体工作中指导。凡遇县乡换届、乡镇召开人代会和一些较大规模的活动,县人大常委会都坚持派员深入指导,力争使乡镇人大的工作程序符合法律规定。特别是在乡镇换届工作中,县人大常委会及时抽调专门力量深入各乡镇,从代表名额分配及代表构成、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出、选举等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指导,保证了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
        加强业务培训 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
        近年来,化隆县始终将业务培训作为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乡镇人大专兼职主席、副主席的培训,切实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一是县委将乡镇人大主席的培训列入全县科级干部培训计划范围之内,先后对10余名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业务能力。二是换届后,针对部分人大工作人员业务知识较为缺乏的实际,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县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在县委党校举办培训班,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了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的工作职责义务,工作方式和程序,掌握了有关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三是强化指导,拓宽视野。每年给乡镇人大统一征订《青海人大》,寄送有关资料,每次县人大常委会会议结束后,把会议的议题及审议、决议情况及时印发到各乡镇人大,让其了解和掌握人大工作动态。同时,积极发挥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发的《化隆人大》、《代表风采》等内部刊物的作用,及时将各乡镇人大工作,代表活动情况,好的经验予以刊发,通报交流,总结推广,促进了各乡镇人大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创新方式 积极为人大代表执行职务搭建平台
        各乡镇人大始终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断探索研究,努力改进提高,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服务。一是常委会每次开展视察、检查活动,邀请县人大代表与常委会委员一起视察。近年来,共组织120名县乡人大代表对乡村道路硬化、扶贫整村推进、“两基”教育、计划生育等工作进行了集中视察,为人大代表知情知政和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条件,较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二是鼓励各乡镇人大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展对政府工作的监督、评议活动,围绕本乡镇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及时向乡镇政府及有关单位反馈,取得了较好成效。如牙什尕、甘都等乡镇通过人大代表“三查(察)”活动,解决了群众吃水难、行路难、办事难的问题。巴燕镇、昂思多镇、德恒隆等乡镇人大围绕教育、计划生育、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积极开展视察、检查活动,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并切实解决了一些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三是根据海东人大工委的有关要求,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中认真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访民情、解民意”活动,通过开展这一活动,使代表真正成为选民的知心人、代言人,激发了代表联系选民的热情,进一步活跃了代表工作,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四是结合各乡镇实际,认真组织代表开展“六个一、六带头”活动,(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为群众办一件实事,一年持证视察一次,帮扶一户贫困户,旁听一次法庭开庭审判,联系一批选民;带头宣传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带头脱贫致富,带头遵纪守法,带头采用科技实用技术,带头重视教育、实行计划生育,带头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通过开展活动,涌现出了王晓成、马如德等一批优秀人大代表,这些代表在影响他人的同时,又带动活跃了所在小组的代表活动,从而使代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代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代表的形象和威望在办实事中得到确立和增强。


(作者单位:化隆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