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贵德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日期:2010-04-14
字体:【 打印本页

        贵德是我省著名的旅游境地,贵德旅游业在全省旅游“两圈一带一线”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贵德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凭借贵德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经济的大发展,作为一名贵德人,是我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最近,我到贵德县就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期间听取了县领导关于旅游业发展情况的介绍。这次调研结束后,我对贵德旅游业发展作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贵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贵德群山环抱,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景色迷人。清澈见底的黄河横贯县境,素有“天下黄河贵德清”之美誉。贵德县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境内有卡约文化、马家窑文化和宗日文化遗址,有保存较为完好的贵德古城,独具风格的玉皇阁古建筑群,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贵德县立足资源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特色产业来培育,旅游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571万元,今年1至8月份,接待游客4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98.9万元。同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逐步提高。目前,全县拥有星级宾馆4家,“农家乐”小宾馆106家,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200人,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日益得到改善。2008年,贵德县统筹城乡发展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按照定位准、高起点、重点突出的原则,编制了贵德县城乡建设旅游发展规划;多渠道争取资金,新建了梨都假日宾馆、鸿图假日宾馆、七彩丹霞地质公园等旅游基础设施,集中精力兴办了一批高档次的旅游农家院,对现有的农家院进行了提档升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对黄河湿地、南海殿景区内的乱搭乱建、无序开发行为进行了整治;同时,委托有资质部门编制了玉皇阁古建筑群、贵德古城远期保护规划,并着手修缮,为今后贵德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制约贵德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贵德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与发展现代旅游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水平较低,仍然处于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概括地讲,制约贵德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缺乏旅游大产业意识,全县上下尚未形成发展大旅游产业的共识和合力。二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旅游项目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旅游商品开发层次低、品种少,没有形成与旅游配套的文化娱乐项目,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三是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不够,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知名度不高,客源狭小,市场竞争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四是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景区经营管理、旅游餐饮、住宿业、旅游营销等方面的管理、服务、导游人员需求量也在增加,但目前贵德县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短缺,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对贵德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立足优势,找准旅游发展定位。贵德位于黄河岸边,距离省会西宁仅104公里(拉脊山隧道贯通后缩短为84公里)。从环湖地区经济、地域环境的区域分工来看,缺少一个景观秀丽、适于休闲度假、容量较大且近距离的区域,作为城市人群工作压力缓冲带。贵德县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作为休闲、游览、健身、沐浴的度假地,再也合适不过。贵德旅游要发展,必须要立足资源禀赋特色,借助区位优势,开发由高原养身、高原养心向高原养神过渡的高原养生旅游品牌,将贵德打造成历史底蕴深厚、多元文化交融、生态保护合理、产品特色鲜明、旅游设施完备的多层次、多功能、综合性的中国西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原休闲目的地,树立贵德旅游业的大品牌。
        (二)增强信心,树立发展大旅游意识。旅游业的特点是带动性大、辐射能力强。从地理区位来看,贵德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自然景观多样奇特;从文化区位来看,贵德是儒、佛和伊斯兰等文化的交汇地带,人文景观异彩纷呈;从全省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来看,贵德南与青南牧区经济区相连,东经水上航运线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和李家峡水电站毗邻,西通龙羊峡水电站、日月山和国家名胜风景区青海湖,处于青海“两圈一带一线”和关节点上,优势相当明显。贵德旅游要发展,必须要转变观念,摒弃小打小闹,按照现代旅游发展的观念,要把整个贵德县作为更大的旅游产品进行整体形象设计与包装,让贵德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厚重的历史遗迹与实体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品融为一体,精心打造,强势宣传,努力经营,促进贵德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资源共享、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共识。贵德旅游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不具备在更大范围内直接争夺旅游客源的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打破区域界线,主动融入区域性旅游产业链,进行开放式旅游资源整合,在加强区域合作中为贵德旅游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推出部分相对成熟的旅游景点,加入客源相对较好的旅游线路,以此推介贵德旅游资源,扩大旅游市场,壮大旅游经济。
        (四)加快旅游要件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着力开发有地方特色的、上档次的旅游项目,并抓好现有旅游景区品质的升级,提高旅游景点的整体水平。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扶持一些中小企业对本地黄河奇石、民间刺绣、民族手工艺品、果酒等一些特色产品进行深度开发,进行包装后推向旅游市场,满足游客的需要,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营造进得来、稳得住的旅游人才引进机制,解决全县旅游人才短缺问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五)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只有文化的东西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贵德旅游宣传促销应在提升文化内涵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加快民间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再创作,通过给旅游景点赋予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推动贵德旅游业向多领域、深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