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琼黔浙三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考察报告

日期:2010-04-14
字体:【 打印本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各族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病有所医目标的必由之路。为学习借鉴外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做法和经验,积极为我省推进医改工作建言献策,近日,我带领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省卫生厅的有关同志,赴海南、贵州、浙江三省考察医改情况。三省在落实政府责任、完善医疗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适时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具特色,各有亮点,我们深受启发,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三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举措
        (一)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三省把深化医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作为破解卫生改革发展难题的抓手,积极推进、稳步实施。都及时成立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机构,制定出台了深化医改实施意见和近期重点改革工作方案以及配套政策,建立了医改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和医改办联席会议制度、部门督查指导制度,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督查考核机制。三省都注重加大卫生投入力度,有力地保障了深化医改的经费需要。浙江省已落实政府推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所必需的建设发展经费、人员经费、运行经费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费,创新经常性收支和建设发展支出管理方式,进一步规范了补助方式和补助标准。宁波市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以政府投入为主,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由各级财政以购买服务方式实行定额定项补助,建立与公立医院扩大使用廉价药物制度相挂钩的经费补助办法。
        (二)坚持政府主导,实行集中采购,加快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三省都建立了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优先配备、合理使用制度。海南省成立药品采购交易中心,建成了全省统一的药品采购网络交易平台,实行网上采购交易。贵州省组建编制为30人的省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明确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省基本药物的集中采购和配送工作。选择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四个地区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34个县(市、区)的486个乡镇卫生院、1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占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32.9%。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海南省扎实推进“东西南北中”区域性重点医疗机构建设,将省第二人民医院改建为惠民医院,通过政府补助、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资金、社会集资、慈善募捐等多种形式筹资,为中部山区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特困人口提供惠民医疗服务。贵州省今年已开工建设县级医院36所、中心乡镇卫生院133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所,省政府投入专项资金2亿元新建4000所村卫生室,全省村卫生室建设比例达53%。在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贵州省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卫生部西部卫生人才培养项目,仅去年从全省17个三级医院选派250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支援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医院;组织900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卫生人员,赴50个贫困县的300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技术帮扶;选派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到省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1年,已培训全科医师骨干70人。
        (四)坚持试点先行,积极稳妥地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海南省率先在全国推行以独立第三方专业化社会机构对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评鉴及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新模式,委托医院评鉴暨医疗质量监管中心负责制定医院评鉴、评价标准和细则,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评鉴、评价与监管,并将评鉴评价结果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受到卫生部的充分肯定。浙江省推行资产重组、整体转制、公私混合经营、功能转换、联合体、托管与合作、成立医院集团等多种改革模式,深化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院长负责制,开展绩效考核,实行领导年薪制、全员聘用合同制、职称评聘分离制、会计委派制、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改革举措。积极探索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建立了董事会和院务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对董事会、院务会和院长权力进行分配和调整,实现了自主经营和科学决策。
        二、三省医改经验对我省的启示
        通过深入考察学习三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做法和举措,我们感到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卫生投入力度。所到之处,各级政府都把医改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层层成立医改组织领导机构,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和配套文件,在保持卫生事业费逐年增长的前提下,新增医改投入,并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为深化医改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如海南省民政部门将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资金转移支付给惠民医院,实行医药费用垫付直报,为贫困人口就医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缓解了弱势人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浙江省社保部门将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及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有力地配合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
        二是立足省情实际,突出特色优势,建立长效机制。所到三省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但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了符合各自省情实际的医改方案和卫生改革发展战略。海南省确定环岛“东西南北中”区域性卫生发展战略,形成了统筹全省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浙江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实际,三年内安排投资88亿元,确保实现“三个基本建立”,即基本建立“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建立“大院带小院、县院带乡镇、乡镇带村级”的城乡卫生统筹发展新机制,基本建立“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基层卫生队伍。贵州省钟山市根据交通不便、新农合监管力量不足的实际,委托市人寿保险公司管理新农合基金,开展“五查五核实”工作,确保了农民的保命钱真正用到他们的健康上。
        三是开展对外合作,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广大医务人员是深化医改的主力军,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所到三省在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海南省与国内各知名医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选派医疗技术骨干到省外进修深造,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赴琼开展学术讲座、技术指导、手术示教,培养了一批高端医疗技术骨干人才。贵州省城乡卫生对口帮扶出高招、支实招,组织省、市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组派城市医疗队常年下乡巡回医疗,推广适宜技术,开展人员培训,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浙江省出台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的相关政策,实施“培养招聘充实一批、柔性流动引进一批、在岗培训提升一批、保障待遇稳定一批”的基层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稳定了农村卫生队伍。
        四是全面落实责任,实行绩效考核,有效推动医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更重要的是各有关部门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加强督导,严格考核,使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浙江省把近期重点改革任务细化为5大方面27个子项,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各地,明确年度进度和省级责任单位,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促进了医改工作的全面推进。海南省政府成立省级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平台,并解决编制,科学测算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基本药物制度在试点地区全面推开,切实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三、对我省深化医改工作的几点建议
        基于这次考察学习所见所闻所思,结合青海实际,我们就积极推进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尽快出台深化医改配套文件。省医改领导小组敦促医改办和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借鉴兄弟省市区的经验,把贯彻中央医改精神与立足省情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尽快研究制定我省深化医改配套文件,形成较为完善的医改政策体系,指导全省医改工作。
        二要完善医改投入长效机制。我省医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从2009年到2011年全省医改投入104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新增投入33亿元,政府应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且能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议省人大常委会适时审议全省医改投入预算执行情况。
        三要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省人事、编制部门应科学核定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编制,并加快制定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绩效工资实施办法,适当放宽基层医务人员职称评审条件;教育部门应加强医学教育,为基层培养适宜卫生人才;卫生部门应尽快与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培养一批高水平医学骨干人才,同时要加强在职医务人员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远程医学教育、全科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着力提高全省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四要建立落实医改重点任务的工作机制。实行各级政府领导和医改领导小组成员联点指导制度,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督导检查,科学考核评价,确保完善基本医疗制度、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重点改革任务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