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乡镇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的三十年

日期:2009-01-05
字体:【 打印本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互助土族自治县乡镇人大工作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松散无序到规范有序的发展历程,乡镇人大工作在县委的领导和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推动乡镇人大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促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全县的政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县

一、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开创乡镇人大工作新局面

()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大局意识。各乡镇党委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年初,听取乡镇人大工作安排,与党政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在召开党委会时,让人大主席参加,了解和明确农村中心工作及措施;定期不定期听取乡镇人大阶段性工作汇报,了解和掌握人大工作的新情况,使人大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合拍”。各乡镇人大也自觉置身于乡镇党委的领导之下。凡是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活动,都事先向党委领导请示,征得党委同意。在行使职权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及时向党委汇报,争取党委的支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人大与乡镇政府的关系,确保党委意图的实现。

()加强思想建设,增强职责意识。针对一些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对乡镇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认识尚不明确,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热情不高的实际,县人大常委会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思想教育,激发内在活力。每次换届后,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新任人大主席(副主席)交流思想、畅谈看法、征求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交流座谈,帮助其充分认识乡镇人大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了搞好人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注重理论培训,提升履职能力。每届内,县人大常委会都组织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兼()职秘书进行人大理论培训,较系统地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理论,掌握了法律法规知识和必需的知识,提高了履职能力。此外,还有计划地安排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人大依法开展工作的程序和规律,听取乡镇人大对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注重业务指导,拓宽知识层面。每年给各乡镇人大统一征订《中国人大》等学习资料,分送常委会《会刊》,让其从中学习人大理论知识、工作方法,了解和掌握人大工作动态,进而指导工作实践。

    ()加强工作指导,提高履职能力。首先,加强程序指导。每年乡镇人代会召开之前,对会议时间、天数、议程、日程及有关程序问题提出具体要求,使过去那种会期短、程序疏漏、随意性大、流于形式等状况逐步得到改变,会议程序不断完善,会议质量不断提高,保证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决议、决定在乡镇一级的遵守和执行;保证了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选举产生。乡镇人大权力机关的作用也逐步得到了加强。其次,加强业务指导。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一二二”工作目标,即:每年开好一次人代会、两次代表小组活动、两次“三查()”工作。各乡镇人大都能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对政府工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评议活动;围绕党委工作大局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和检查,发挥了乡镇人大的作用。

()加强载体建设,搭建履职平台。从2006年起,互助县的19个乡镇先后组织三级人大代表认真开展了“访民情、解民间”活动,为乡镇人大更好地履行职责搭建了平台。一是强化学习培训,使代表履职意识得到提高。二是拓宽联系渠道。各乡镇人大组织代表深入选民中,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走访选民和发放意见建议征求表等形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并向乡镇人大反应,进一步密切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三是解决突出问题。对群众的意见建议督促乡镇政府及时解决并答复代表,做到了让代表满意,让群众满意。

()加强宣传教育,优化工作环境。针对少数乡镇人大代表议政水平不高,履行职责能力较差,一些群众对乡镇人大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的现状,县人大常委会一是帮助、指导乡镇人大代表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每年在乡镇人代会召开之际,组织代表认真学习人大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其依法履职的自觉性。采取不同形式组织代表开展评议、议政活动,以事例进行教育。二是利用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而使广大群众对人大制度由表层认识向深度转变,为乡镇人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乡镇人大工作规范化,从2007年始,常委会要求各乡镇人大在具体工作中统一做到“一簿、二册、三本、四上墙”,即:建好一本县乡人大代表登记簿;建好代表参会点名册、代表履职情况登记册;记好乡镇人大会议记录本、代表活动记录本、信访处理记录本;做到乡镇人大职责上墙、年度工作计划上墙、代表主要职责上墙、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上墙,扎实推进人大工作目标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乡镇人大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党委重视、政府配合是搞好乡镇人大工作的保证。各乡镇党委把加强乡镇人大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对于人大依法做出的决议、决定,乡镇党委积极支持,乡镇政府认真执行,从而保证了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使乡镇人大成为有权威、能独力开展工作的国家权力机关。

()勇于探索、求实创新是搞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前提。不断总结和探索新时期乡镇人大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努力寻找党委领导、政府配合跟人大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完善工作制度和机制,从而使乡镇人大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了乡镇人大工作。

()加强培训、提升水平是搞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基础。通过加强对乡镇人大干部实践锻炼和业务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了乡镇人大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使乡镇人大工作与重点工作、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党委出谋划策,为政府建言献策,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提高乡镇人大自身工作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突出主体、发挥作用是搞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关键。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各乡镇人大以代表工作为突破口,健全代表活动制度,强化代表履行职责的意识,鼓励和支持代表围绕农村工作特点和本地实际开展视察、检查,提出建议意见,为推动政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巩固和提升乡镇人大的地位和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加强督促、有力指导是搞好乡镇人大工作的根本。通过督促检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帮助解决乡镇人大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对促进乡镇人大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系互助土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19个乡镇均设有人大主席,其中,专职人大主席(副主席)18名,兼职人大主席1名(巴扎乡),各乡镇均配有兼职人大秘书。现有乡镇人大代表1085名,划分代表小组14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