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切实做好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
——省十届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亮点回眸/陈君贤 黄城 杨文胜

日期:2008-02-13
字体:【 打印本页

多管齐下  切实做好

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

——省十届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亮点回眸

君贤  黄城  杨文胜

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界,其建议内容涉及全省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各族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五年来,省十届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2058件,已由承办部门全部答复代表,答复率为100%。代表对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省人大常委会把做好建议办理工作,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新青海的重要举措,促使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稳步推进,办结率逐年提高,工作亮点不断涌现。

亮点之一:常委会突出重点,加强重点建议督办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实效,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从2004年开始,省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从提交的省人大代表建议中选择一些政府关注,群众关心,事关全局、带有普遍性的建议作为常委会督办的重点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有关专门委员会督办。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以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教育等方面为重点,研究确定“关于减轻中小生课业负担的建议”、“关于制定政策,促进人才工作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改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的建议”、“关于制定青海省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建议”、“关于将绿化道路、城镇建设、农田林网、“四旁”植树和河畔绿化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作为5件重点建议,交由省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省人大相关专委会具体负责督办。截至9月底,今年常委会督办的5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在办理过程中,各承办部门认真落实督办要求,把重点建议作为重中之重,以办理重点建议促进其他工作的全面推进,不仅将办理情况及时答复代表,诚恳地向代表征求办理工作意见,还针对反馈意见,加强继续办理工作力度。如在办理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建议过程中,人大代表在对办理单位所作的工作给予肯定的同时,继续建议“根据兄弟省市区相关的工作经验,期望我省中小学借鉴北京石景山区小学生早晨上课推迟20-30分钟和北京四中每周四堂体育课增加为五堂体育课,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增强学生体质的做法,希望我省教育部门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修改《义务教育法》的东风,在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工作上迈出更大的步伐。”促使代表建议办理单位从深层次分析解决办理代表建议,增进了与代表的多方面、全方位的沟通与联系。

亮点之二:畅通代表建议渠道,加强“代表直通车”工作

为了加强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第一个开展了“代表直通车”活动,让代表用一种专用信封,将人民群众和代表的意见、建议,直接反馈到代表建议办理单位负责人手中,并要求办理单位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督促办理好代表建议并将办理结果亲自及时答复反馈给代表。马丰胜等代表通过“代表直通车”提出关于解决循化县街子河左岸防洪工程治理问题的建议、拉结加等代表关于保护黄河康扬水电库区412亩耕地的建议等,由代表直接通车的方式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及时得到有关部门的办理。李玉英代表通过“代表直通车”提出的解决大堡子地区群众用水困难的建议后,西宁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大堡子地区的一些农村、社区、企业事业单位长期依靠西宁特钢的自备水源,而根据有关政策的规定,西宁特钢的自备水被列入关闭范围。为了解决群众的用水问题,市水务局多方争取立项、筹资,将该地区用水纳入城市自来水供水范围并实施了一期管网改造工程,大堡子地区农村的人畜水问题也纳入了明年计划给予解决。代表们普遍反映用代表直接通车的方式,建议办理迅速,答复比较及时,是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反映问题的最佳渠道。

亮点之三:积极探索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新途径,探索性地开展“会商制”

2006年底,省人大常委会了解到有关单位办理人大代表建议遇到了困难后,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2006128,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海东地区工作委员会、海东地区行署、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民和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的领导及省、地区、县经济委员会(局),省电力公司的负责同志以及问题当事方的主要负责同志,共同会商,研究了省人大代表冶振英提出的解决拖欠农民工加工费问题的建议。该事件当时已进入司法执行程序。但是由于民和县冶炼总公司在经营期间,各种债权主体较多,优良固定资产较少,如法院强制执行,将造成拖欠的农民工资得不到全额补偿,企业也将倒闭。通过协商,达成了还款协议,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了会议纪要,要求与会有关部门在保证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同时,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还款方案,争取尽早解决。据了解,到今年6月底前有关部门督促办理完毕。省人大常委会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提建议的代表、建议承办单位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研究解决建议办理中出现的问题,共商解决方案,已解决多件难办的代表建议,切实增强了办理实效。

亮点之四:探索监督新机制,代表约见厅局长

承办单位如何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单位负责人重视程度如何?2004年和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召集部分省人大代表,就“三农”问题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问题约见有关厅局长,相关部门多位厅局长参加约见。特别是部分省十届人大代表和部分民营企业家约见厅局长时,着重就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如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切实解决我省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有关厅局主要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对话。通过这次活动既让代表了解政府及有关部门如何办理代表建议和目前工作重点,又让有关单位负责人在了解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的同时,增加了紧迫感,更加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约见厅局长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方式被其他省人大常委会学习借鉴。

亮点之五:积极组织代表视察建议办理工作,增强监督办理工作力度

为了加大监督办理工作力度,省人大常委会每年都组织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视察活动,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单位进行视察。省人大代表在视察过程中,认真听取办理单位的工作汇报,与具体承办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检查“三级办理、三级把关”工作机制的落实情况,看是否切实做到交办建议有记录、分类有登记、催办有程序、会办之前有方案。并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要求解决,特别是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厅存在突击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问题时,对在场的行政负责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要求其立刻整改。之后,省人大常委会决定重点督办该厅承办的多个代表建议。这个单位在认识到错误后,加大代表建议的制度落实,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大有改观。

亮点之六:承办单位“回头看”,提高建议办理质量

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要求承办单位开展对省十届人大以来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活动,将前几年的省人大代表建议拿出来重新检查。对办理条件当时不成熟,目前条件可以办理的建议进行再次办理。同时,对已解决的看效果、找差距。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关于海东地区县级财政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三次会议的“关于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全省农村妇女妇科病普查的建议”、“关于实施大学生西部计划青海地方项目的建议”、“关于实行城镇失业人员医保补贴政策的建议”等,因当时的条件和政策及财力问题所限,没能很好地解决。但这些是人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建议,也是政府大力争取解决的建议。特别是这两年随着情况变化和条件的改善,省财政厅对这些建议又进行了积极办理,取得较好地实效。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时,代表提出“关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建议”,当时已给出代表作出答复,一时难以解决。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财政对我省补助的增加,在省委、省人大和省政府的关注和努力下,我省扶持少数民族规划(20062010年)已于2006年启动,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此代表建议也得到进一步办理。我省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了争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代表在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青海地方项目的建议”,因多种原因当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从2006年开始,经多方努力,我省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海地方项目。两年来,从紧张的财政中抽出三千多万经费,每年招募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代表建议得到办理,也为促进和谐新青海建设做出了贡献。

亮点之七:开展评选优秀承办单位活动,营造良好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氛围

2007411召开了代表建议交办会暨省十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表彰会,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表彰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林业局、省计生委等十五家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中竖立了标杆,起到了鼓励、鞭策的作用。同时,调动了办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承办工作氛围。

亮点之八:办理代表代表建议,促进承办单位工作开展

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代表建议办理单位将办理好代表建议与促进本单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省扶贫开发办将《关于进一步加大海东贫困地区小型移民力度的建议》确定为本部门重点建议,认真筛选了海东地区6个县中的6个贫困村,作为异地搬迁移民安置项目推荐给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争取列入国家异地扶贫试点工程项目,通过办理该代表建议,带动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省发改委承办的建议大都涉及项目建设和资金筹措,解决难度较大,为使代表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努力,促使“农村初级中学校舍维修改造”、“延长生态移民补助期限”、“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等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得到了落实。同时也促进了本行业、本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