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采石”记
黄建国
(接上期)
三、在荷兰的考察
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海平面而得名。国土面积4.2万平方公里,比青海面积的十七分之一多一些。人口1600多万。荷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长期筑堤坝,拦海水,围海造田,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多公里,增加土地面积60多万公顷,荷兰百分之二十的国土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荷兰国徽上镌刻的“坚持不懈”四个字,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荷兰人民顽强拼搏的民族性格。荷兰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十大经济强国之一。荷兰还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人利用不适于耕种的土地发展畜牧业,在沙质地上种植马铃薯并发展薯类加工,种薯贸易量是世界的一半。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全国种植鲜花和蔬菜的温室有一亿多平方米,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郁金香是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的象征,是荷兰的国花。中国与荷兰的交往据资料载,可追溯到17世纪初,荷兰曾是台湾的殖民者。1656年,荷兰使团到达北京,为了通商和赚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清代觐见皇帝时必须行的三拜九叩大礼。他们说:“……我们只是不想为了所谓的尊严,而丧失重大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荷兰是最早承认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
我们在荷兰考察活动的时间只有四天。
———荷兰的医疗事故赔偿。
———荷兰赔偿规定和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考察。
荷兰的交通法律属于行政法,起诉由行政法院管辖。交通事故既涉及民法又涉及刑法,所有严重的交通事故,都是从刑事调查开始,也可以以民事方式起诉。刑事问题判决以后,被告和检察官都可以上诉。上诉到高等法院。全国有五个高等法院。最后有一个最高法院。一审和二审都是事实审,进行事实调查。构成刑事罪的,基本上都是判工作刑,很少判徒刑,只有严重的才判徒刑。法院还可以判决没收驾照,当事人最怕的就是这一招。
交通事故案件可以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关于审判监督程序,荷兰规定,法院判错了案件,可以由当事人、律师、法人的代理人、还有死亡人的亲戚,提出再审要求。民事判决的执行,由法院的执达员负责。交通事故实行强制性保险,除了自行车以外,其他的交通工具都必须进行保险。一辆小汽车的保费是1000欧元。一般情况下,造成损害应当赔偿的,保险公司全赔,不过也有最高限额。
四、出访观感
这次随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考察团出访,虽然时间短,安排紧,但是由于有更多的与异国朋友接触交流的机会和翻译的方便条件,还由于国内特别是我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快速变化,因此,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感觉。
首先说说城镇建设和生态建设对比的感觉。我所到过的这些国家,基本上看不到基建场面,也没有大规模的国土布局利用调整的情况。难怪在荷兰法律交流合作中心宴请我们时,一位年龄较大的法学教授谈起到中国旅游的感觉时说:“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吊车,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工地,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的人!”尽管如此,他仍然喜欢中国并还想到中国来。回忆起来,我两次出国所到的国家包括新加坡这样的人均国土面积较少的国家,不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城市道路、公路,很少有新建的情况。即便是高速公路也似乎顺势而建,不求直求宽。因此,城市中能较多的看到历史的面貌,如老屋、旧楼、窄街和重要历史遗迹、标志等,充分显示了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现在,在国内的大中城市里,我们看不到多少老建筑了。千城一面,到处都是钢筋水泥森林。为了体现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特点,增加旅游收入,近年来一些城市又开始用纳税人的钱,造些仿古建筑或者街道。可是,复古仿照毕竟代替不了原物原貌啊。再就是所到的国家生态和环保的观念很强,森林覆盖率都很高。或许是他们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历经了不同类型的“圈地运动”吧,现在能够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和建设,尽可能不破坏原有地貌和植被。新加坡是森林公园似的国家就不说了,其他国家的城郊原野,到处林木繁茂,绿草如茵,空气清新,让你感到自然美甚至原始美。按网上的一种看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发生了三次“圈地运动”,且不说地价寻租带来的两极分化和矛盾,我国本来不多而又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再次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最近定下了耕地绝不低于18亿亩的红线。这对于我们这个人多耕地贫乏且有主食习惯的大国及人民来说,的确是太必要、再不能马虎的事了。
其次是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比较。我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现象说事。一是从收入与日常生活消费比较看,我觉得中等收入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出国的人都有买点小礼品带给家人和朋友的习惯。我们用十比一的比价兑换得少量欧元,用国内城市的物价水平,看欧元标价的物品和消费,真是看啥啥贵。比如,一份中式快餐最低5欧元,一块巧克力最低2欧元,一盒普通的擦手油,最低也要1个多欧元。我们是挣人民币的,的确舍不得在国外掏口袋。但是,在知道荷兰一位大学讲师在纳税后的收入为1800多欧元后,对照在国内的购物和消费,又觉得我们并不差多少了。但是国外的房价反低于中国。荷兰购一套普通别墅30万左右欧元,中等收入者贷款购买并不觉得有多大压力。我们在城市里还看到不少居民住宅楼与我们七、八十年代的民宅相似,低楼层,没有阴阳台。住户在窗台上摆满了花盆,挂着好看的窗帘,给人的感觉是住房条件并不太好,但人心是安宁的。二是福利国家也有乞讨者。不论是在德国科隆大教堂前,还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繁华的大街上,不时可以看到直接讨要者,化装乞钱人和大街卖艺挣钱人。这既让我们看到了西方国家存在的贫富差异,同时觉得象乞讨等类的社会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发达国家需要解决的社会难题。
(作者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