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推进“透明政府”建设
———省十届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政府政务公开工作
○ 黄 城
“现在我们办理申办手续方便多了,需要跑的几个单位现在都集中在这里办公,并且审批的流程、办理时限和收费标准政府都有承诺,都印在服务指南的小册子上,一目了然,……”
我省政府有关部门政务公开情况如何?群众满意不满意?带着这些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湘成、张玉林、李玉兰带队,于
突出视察重点,加大宣传力度
政务公开意味着什么?就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都要向社会公开,政府要在“透明”的环境下依法行政。这样群众获取有关政务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符合行政的效能原则和服务宗旨,另一方面,群众可以基于公开的程序和信息对政府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暗箱操作”也能最大限度被避免。政务公开是政府工作透明化的必然体现,也是行政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必然要求。没有政务公开,普通民众就没有对政治事务的知情权,也就不可能形成一种真正的较高水平的政治参与,这是群众政治参与的重要前提。
怎样让此次专题视察收到良好效果?省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视察前多次与省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沟通,把与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政府单位列入视察单位。同时,提前半个月告知代表视察内容,让代表事先对视察内容和单位进行了解,做好准备。为让更多群众深入了解我省政务公开情况,
从
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势头
多年来,我省政府系统积极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了《推行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程序。政府许多部门根据工作实际,以完善、细化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了政务公开内容。以集中办公、电子政务建设、新闻发布会、设立政务公开示范点,创新政务公开形式。目前,全省有2个地区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西宁市、海西州为全程代办中心),12个县、8个乡政府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西宁市、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人民医院等15个单位确定为政务公开示范点。同时,不断强化政务公开舆论氛围和监督工作,行政机关的服务意识得到增强。2006年,省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24次,及时发布政府出台的重要政策、经济发展状况、突发事件处置等事项。由于组织领导有力,各单位工作积极,我省的政务公开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成效明显,呈现出稳步开展的良好势头。
提出意见建议,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由于政府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许多工作正处于探索阶段,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的内容、范围、工作标准、程序、运行机制没有完整系统科学的认识,对政务公开的必要性和重大历史意义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二是制度有待健全。目前对这项工作的内容、范围、工作标准、程序、运行机制缺乏统一制度保障,公开办事的内容、形式随意性大,没有硬性标准,缺乏监督和问责。三是内容不够丰富。政务公开工作不同程度存在应当公开的部分公开,应当简化的办事程序简化不够。有时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活相关问题的内容公开工作不到位。行政行为的申请、许可、材料的申报、办理时限、程序等还需进一步明确标准。四是工作运行机制亟待进一步研究提高。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及重大问题的协调机制需要完善,并保证其运行畅通。
副省长徐福顺、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马顺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纪仁凤、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积余等政府有关领导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徐福顺副省长明确表示,政务公开意义重大,要继续保持好这项工作的良好开端,认真办理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加强整改,巩固成果,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研究政务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程序,切实做好这一民心工程。同时指出,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来改进工作,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执政水平,提高行政效能。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