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推进“透明政府”建设
———省十届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政府政务公开工作/ 黄 城

日期:2007-08-01
字体:【 打印本页

 切实推进“透明政府”建设    

———省十届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政府政务公开工作

   


“现在我们办理申办手续方便多了,需要跑的几个单位现在都集中在这里办公,并且审批的流程、办理时限和收费标准政府都有承诺,都印在服务指南的小册子上,一目了然,……”516日上午,在西宁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一位办事群众高兴地回答省人大代表的询问。

我省政府有关部门政务公开情况如何?群众满意不满意?带着这些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湘成、张玉林、李玉兰带队,于51416日,对省国土资源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西宁市人民政府的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视察。

突出视察重点,加大宣传力度

政务公开意味着什么?就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都要向社会公开,政府要在“透明”的环境下依法行政。这样群众获取有关政务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符合行政的效能原则和服务宗旨,另一方面,群众可以基于公开的程序和信息对政府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暗箱操作”也能最大限度被避免。政务公开是政府工作透明化的必然体现,也是行政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必然要求。没有政务公开,普通民众就没有对政治事务的知情权,也就不可能形成一种真正的较高水平的政治参与,这是群众政治参与的重要前提。

怎样让此次专题视察收到良好效果?省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视察前多次与省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沟通,把与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政府单位列入视察单位。同时,提前半个月告知代表视察内容,让代表事先对视察内容和单位进行了解,做好准备。为让更多群众深入了解我省政务公开情况,514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召集了省、市9个主要新闻媒体,就加大视察宣传力度、如何报道等问题进行座谈。

51416日,省人大代表专题视察小组分别对省国土资源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西宁市人民政府开展政务公开情况进行视察。代表们认真听取各单位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和设施、与工作人员座谈,特别是重点视察了各部门的办事大厅,实地与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交谈,询问具体操作情况,全面了解政府系统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形式和现阶段存在问题等。新闻媒体通过电视、报纸、广播进行了全程宣传报道。通过扩大宣传,切实让群众知道推行政务公开,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让群众关心和积极参与政府公开工作。

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势头

多年来,我省政府系统积极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了《推行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程序。政府许多部门根据工作实际,以完善、细化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了政务公开内容。以集中办公、电子政务建设、新闻发布会、设立政务公开示范点,创新政务公开形式。目前,全省有2个地区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西宁市、海西州为全程代办中心),12个县、8个乡政府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西宁市、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人民医院等15个单位确定为政务公开示范点。同时,不断强化政务公开舆论氛围和监督工作,行政机关的服务意识得到增强。2006年,省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24次,及时发布政府出台的重要政策、经济发展状况、突发事件处置等事项。由于组织领导有力,各单位工作积极,我省的政务公开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成效明显,呈现出稳步开展的良好势头。

提出意见建议,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由于政府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许多工作正处于探索阶段,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的内容、范围、工作标准、程序、运行机制没有完整系统科学的认识,对政务公开的必要性和重大历史意义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二是制度有待健全。目前对这项工作的内容、范围、工作标准、程序、运行机制缺乏统一制度保障,公开办事的内容、形式随意性大,没有硬性标准,缺乏监督和问责。三是内容不够丰富。政务公开工作不同程度存在应当公开的部分公开,应当简化的办事程序简化不够。有时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活相关问题的内容公开工作不到位。行政行为的申请、许可、材料的申报、办理时限、程序等还需进一步明确标准。四是工作运行机制亟待进一步研究提高。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及重大问题的协调机制需要完善,并保证其运行畅通。

416下午,参加视察的代表就政府系统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人大代表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代表们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不断加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坚持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三是政务公开要与政府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四是切实提高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效。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之际,要把政务公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待,这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和行为,有利于在实践中预防腐败,有利于拓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力,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和效率,在政务公开中把讲求实效作为评价政务公开好与坏的最高标准,要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政务公开好与坏的惟一尺度。通过政务公开防止腐败,提高行政效率,建立“透明政府”。同时,代表提出政务公开不仅仅是政府一家之事,只有各级党委重视、人大支持、政府努力,才能完成好这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民心工程。

副省长徐福顺、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马顺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纪仁凤、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积余等政府有关领导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徐福顺副省长明确表示,政务公开意义重大,要继续保持好这项工作的良好开端,认真办理代表提出意见建议,加强整改,巩固成果,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研究政务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程序,切实做好这一民心工程。同时指出,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来改进工作,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执政水平,提高行政效能。

                                        (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