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吴邦国委员长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后,深受鼓舞,很受教育。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2007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完全符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实际需要,主题鲜明,实事求是,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结合我省人大工作来讲,今年是监督法实施的第一年,人大工作要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依法规范监督形式,严格执行监督程序,努力增强监督实效。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最重要的是抓住人大监督工作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这个主题。抓住了这个主题,人大监督工作才有生命力和富有成效。在新的形势下,人大监督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必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突出改革发展稳定这个重点。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具体讲,体现在人大对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执行等情况的监督上,体现在“三农”问题、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监督上。这些问题成为人大每年的监督项目,其原因就在于此。人大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要努力完善监督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二是突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个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问题主要有: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改革、住房问题等等。人大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我们要广泛听取民声,反映民意,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三是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个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城乡差别问题、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等问题,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必须要关注这些问题,通过有效的监督,督促“一府两院”加强和改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