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日期:2006-05-31
字体:【 打印本页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两个调研组分赴部分州地、市、县,就人大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期间,听取了地方人大常委会关于信访工作汇报,了解了州市县人大常委会的信访工作。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把人大信访工作同履行法定职责结合起来,与加强监督结合起来,为常委会行使职权服务,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努力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现状与特点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政治生活的意识也在增强。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信访工作既有难得的机遇,又存在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各级领导重视,人大信访工作的地位日益提高,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信访任务量大,处理难度加大,工作目标要求更高。2004年以来,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共受理信访事项8540多件,其中来信2230多件,接待上访群众6310多人次。在8540多件信访事项中,由省人大常委会转交办理的2700件次;由州、地、市人大常委会转交办理的2300多件次。去年上半年,各调研单位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980多件,其中来信1900多件,接待上访群众3000多人次,由省人大常委会转交办理的1500多件(人),由州、地、市人大常委会转交办理的900多件。去年,盛华仁副委员长对人大信访工作提出了“五句话、二十个字”和“四个百分之百”的工作要求,省人大常委会才艮据全国人大信访工作新模式的要求,召开了全省人大信访工作座谈会,传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重要讲话和信访工作新模式的要求,并开始向州、地、市人大常委会交办、转办全国人大交办的信访事项。然而,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信访部门的人员、机构状况和经费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要求,除省人大常委会外,州、地、市(县)人大常委会都没有专门的信访工作机构。新形势下的人大信访工作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到人大上访的案件逐年上升。对于这些上访人员,人大首先坚持的是有理推定原则。正如盛华仁副委员长说的到人大上访的多数人员是有理的。群众到人大上访,多数是因为跑了好多部门,问题得不到解决,最后才到人大来的,所以接待人员一般推定他们有苦、有冤或有难处,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听诉。

二是信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相对集中。涉及经济纠纷、民主政治、司法不公、干群矛盾、企业改制、土地纠纷等方面。

三是群体访和集体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近两年,到人大机关进行群体访(5人以上)和集体访(10人以上)有频率高、规模大、人数多的趋势。

四是弱势群众成为个体访的主体。个体访有六多,即老人多、妇女多、下岗职工多、残疾人多、个体私营人员多、陈年积案多。多为赡养、医疗、失业、土地纠纷、承包合同、拆迁、落实政策、水电气暖等问题,且多为重访、复访和缠访。

二、问题与原因

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深化,各种利益格局进一步调整,信访量增多的趋势不大可能在短时期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于大气候的影响,一些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也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彻底消除。为适应新形势和任务,发挥信访工作的作用,我们必须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和原因。

1、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基层单位的领导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掌握若明若暗,对群众的正常信访活动漠然处之,该及时解决的问题长期拖着不办且方法简单,从而激化矛盾,形成个体问题群体化,一旦出现群体上访或突发事件,便手忙脚乱,往外一推了之;还有一些单位的领导片面地认为,信访工作仅仅是信访部门的事,停留在就信访论信访的低层次认识上,解决问题仅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

2、信访渠道需要进一步疏通。在一些基层单位或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访渠道不够畅通的现象。比如,信访专兼职人员变换频繁,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信息反馈不及时,政治嗅觉不敏感等等,往往上访人集结进城区之后才仓促应对,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3、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肯定全省信访工作整体进步的同时,应看到各单位、各部门之间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主要是少数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薄,对群众呼声麻木不仁,工作怕麻烦,不负责任,遇到信访问题躲着走,推诿扯皮,处理不及时,解决不彻底,更有甚者一律视信访群众为“刁民”,态度粗暴,方法简单。

4、有关法规和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建议与对策

(一)要在把信访反映的问题与人大的具体监督工作紧密结合上下功夫

信访工作是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通过向“一府两院”交办具体信访案件,提出意见、建议来实现的。人民群众往往也是通过人大信访部门的工作来评价人大的监督工作的。因此,我们要把信访工作融入人大监督工作的全过程,围绕人大年度监督工作安排和工作重点,为监督工作提供可靠案源。一是与执法检查结合起来,在研究执法检查方案时就要把转交办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作为一项检查内容,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二是在开展述职评议、工作评议和审议工作报告中,要重视涉及被评议、审议对象的信访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提高评议、审议工作质量。三是对来信来访进行筛选,选择一些典型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行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更好地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提高监督实效。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通过人大代表参与信访工作,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提供平台。四是通过信访部门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某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决策前势必有些反映。对此,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拓宽代表和群众反映意见和要求的途径。使重大的决策,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五是积极探索组织代表参与重要信访问题调研、监督信访问题办理的办法,并努力形成制度,不断拓展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领域。要加强上下、内外部门的联系、协调和指导,形成纵成线、横成片、内成网的大信访格局。

人大信访受案范围广,涉及层次多,必须建立上下贯通无阻、内外密切联系的人大信访工作网络,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一是人大机关各部门都要参与这项工作。信访工作不仅仅是信访部门的事,也是整个人大机关的事,各工作机构都要高度重视,共同做好信访工作。对重大、紧急的信访问题及时报告常委会负责同志,必要时提交主任会议进行研究。要把督查和办理信访问题的落实情况作为衡量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二是要畅通上下级人大之间的联系渠道,上级人大要加强对下级人大信访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对下级人大反映的信访工作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帮助解决。下级人大要恪尽职守,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上下级人大要及时交流信访信息,准确掌握信访动态。三是要加强同党委、政府和“两院”信访部门的工作联系,交流信息,及时沟通情况,积极配合做好信访工作。要坚持依法治访,把信访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是要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贯彻新颁布的《信访条例》,引导人民群众依法有序上访,依法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要健全人大信访工作制度。人大的信访工作涉及范围大、领域广,情况复杂,要把上访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制度。对那些已经形成了的好的制度,要坚持下去;同时要随着信访形势的发展,不断建立和完善接访、办信、交办、督办、分析、反馈等信访工作制度,使信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三是要善于运用法律、法规,依法受理和办理群众的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水平。四是信访部门要增强为监督工作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按照常委会工作重点的要求,将涉及监督内容的信访材料筛选梳理出来,提供主任会议参考。同时加强信访调研,对重大的信访办结案件进行跟踪督办。

(二)要把人大信访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上

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坚持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责出发,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支持和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上。一是要抓住人大信访工作的重点。根据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人大信访工作的重点是:与立法、执法有关的信访问题;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检举、控告的问题;群体访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司法机关错判错处及久拖不决的疑难大案、生效判决执行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信访问题。我们要在解决这些重点问题上下大力气。二是要加强对群众信访的梳理分析,从个案中找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找出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坚持集体行使职权,特别是对司法案件,要把领导批办和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组织交办统一起来,把交办和督办、反馈结合起来。

(三)要改变各自为阵的信访局面,建立大信访的工作格局

1、更新信访观念。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刻认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改革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矛盾的必然性以及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的紧迫性,从而更加自觉地从全省工作的大局出发,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各种矛盾的根本措施,把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信访工作的根本目的。要切实增强政治观念、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和责任观念,主动改进工作,克服畏难消极情绪,真正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信访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全省信访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必须不断加固信访工作的基础。一是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助主要领导负全责,其他领导按分管工作分工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各负其责,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二是健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做到层层有信访工作组织、有接待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工作标准和制度,达到个人访不出单位、群体访不出乡镇、集体访不出省,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发生地,把矛盾化解在本地不越级。三是建立灵敏、准确、快速的信访排查调处制度,强化信访预测、预警、预控能力,千方百计防止和避免个访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社会化。通过加强对信访问题的层层排查调处,牢牢把握化解矛盾的主动权,超前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说服一批信访老户息访息诉,消除不安定因素,达到减少重复信访、越级信访和集体上访,维护全省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3、突破现有信访工作格局。树立大信访观念,确定大信访思路,建立大信访格局。一要建立五大机关综合办信访制度。党委、人大、政府、纪检、政法等机关信访部门,定期沟通情况,排查各类问题,制定预案,联手办案,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力度。二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信访接待条件。逐步扭转目前各家分散接待,场所狭小,信访人乱闯乱撞、乱跑乱进的局面,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作为群众信访综合接待场所,发挥接访优势,让信访人来有地方坐,说有专人听,事有部门办,反馈有结果,不出接待场所就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三要扩大视野,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纳入大信访网络,充分发挥代表和委员联系面宽、层次较高、信息灵和反映人民意愿最直接、最真实、最广泛以及做上访群众工作最便捷、最有说服力的优势,化上访为下访,化对立为对话,化消极为积极,使人大信访成为群众向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参政议政的重要窗口。

总之,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信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仅靠信访部门是不够的。我们要采取新形式、新举措,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