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5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一、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也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委的决定和决议精神,并主动把党委的意图和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委决策的贯彻落实。三是要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改革、发展、稳定是各级党委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大局,人大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为党委的中心工作服好务、献好策。同时,还要积极围绕党委在不同时期阶段性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人大职能,以富有成效的人大工作推进党委阶段性中心任务的实现。四是要把人大工作自觉置身于党的领导之下,主动争取党委的支持,坚持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制度,坚持重要工作、重大活动事先征求党委的意见,坚持把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
二、要切实增强对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的认识,扎实做好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工作。一要切实尊重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通过与代表的联系,更多地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大会闭会期间,要围绕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的问题,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开展调查研究,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方式,直接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要进一步拓展渠道,积极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创造条件。二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系制度、代表建议、议案督办制度和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使联系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同时,还要适应人大工作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强代表固定联系选区选民的工作。要进一步拓宽渠道,采取代表接待日、代表信箱、代表与选民座谈会等形式,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要通过密切联系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扬其所长,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促进联系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工作再上一个新水平。
三、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坚持把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第一要务,积极围绕发展履行职责,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积极围绕促进发展,认真对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坚持把经济发展计划、重要经济指标、重点工程项目等作为审议、监督和检查的重点。要加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加强对经济重大案件的监督,促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要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及时讨论决定事关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依法任免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做好人事任免工作,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干部保障。
四、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要自觉地把党性和人民性融为一体,不断提高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切实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人大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完成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使命,必须把学习放在首位。要通过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使其深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掌握人大工作规律,提高抓大事、议大事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根本组织原则。要切实把民主集中制贯穿到人大工作的各个环节,着力规范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坚持深入基屋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多方位拓展基层民主渠道,不断提高民主决策水平。三是要严格依法办事。严格依法办事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和显著特点。要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做到在学好法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法律,努力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四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