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报告1—10月份全省及省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1—10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狠抓组织收入工作,努力加强支出管理,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强化资金监管,在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省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10月份,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8925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4.4%,比上年同期增收243361万元,增长25.7%。其中:中央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8117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3.9%,增收110439万元,增长2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808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4.9%,增收132922万元,增长28%。
基金收入完成27961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74.6%,比上年同期增收34857万元,增长14.2%。
1—10月份,全省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431142万元,为预算的69.4%,同比增支558409万元,增长29.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464865万元,为预算的69.6%,增长38%;教科文卫体支出完成542788万元,为预算的70%,增长28.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完成476686万元,为预算的80%,增长28.2%;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313240万元,为预算的70.5%,增长54.5%;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城乡社区、交通运输、工商金融事务等其他支出完成633563万元,为预算的62%,增长17.5%。
基金支出完成306279万元,为预算的81.8%,同比增支27839万元,增长10%。
(二)省本级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1—10月份,省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8441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8.4%,同比增收19079万元,增长11.5%。
基金收入完成22794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72.5%,同比增收25832万元,增长12.8%。
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025923万元,为预算的68.7%,同比增支220222万元,增长27.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32163万元,增长75%;教科文卫体支出完成146604万元,增长31.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完成214620万元,增长29.8%;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113227万元,增长91.1%;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城乡社区、交通运输、工商金融事务等其他支出完成319309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基金支出累计完成260924万元,为预算的86.6%,增支12701万元,增长5.1%。
1—10月,由于全省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上比较好,为实现全年收支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客观地看有喜有忧。从收入看,收入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一方面,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3%、37.3%、29.7%、28.9%,保持了较高增幅,加上我省积极落实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调整政策,全面实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等源头控制措施,全省其他工商税收增幅高达67.6%,带动了全省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中央补助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到10月底,中央专项补助已达到9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预计到年底,中央各项补助将达到2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总财力将突破400亿元,达到420亿元以上,将为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步伐放缓,外部需求开始减弱,对我省的波及开始逐步显现。一些资源型优势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销量及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增值税减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征税难度加大。经济下行的结果也已逐渐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我省财政收入增幅从7月份开始逐月回落,由7月份的35%,分别下滑到8—10月份的30.6%、27.5%和25.7%。其中10月份当月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增长9.4%。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央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但预计第四季度财政收入增幅仍将呈下滑趋势。从支出看,全省财政支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重点支出完成情况较好。支出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55.8亿元,增长29.8%,其中农林水事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工商金融事务、科学技术等支出执行的比较好,增幅分别达到了54.5%、30.9%、30%、28.2%、103.6%、86%和62.2%。但是与预计财力相比,全省总的支出进度仍显偏低,完成支出目标任务的难度和压力很大。
二、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有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支持经济发展。特别是面对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注意充分运用财政政策、资金等手段,努力发挥财政的促进作用。一是支持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继续增加了对基本建设预算统筹、项目前期费、还贷准备金、地质勘探、小城镇建设等资金投入,重点支持了青藏铁路复线建设和扩能改造、“引大济湟”、青海科技馆、青海大剧院、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循环经济园区等重点项目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工程建设。目前已下达资金计划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二是支持扩大对外开放。安排下达资金3550万元,支持举办郁金香节暨“青洽会”、“大美青海·香港行”等大型招商活动,确保了北京奥运火炬在我省顺利传递以及环湖赛等大型体育活动的成功举办,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三是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旅游发展基金规模,支持整合特色旅游资源及重点景区建设,加快旅游名省建设步伐;增加安排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前期费,着力推进我省特色重点工业项目和财源项目建设。四是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为有效应对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我们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及时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加工业运行调节资金,支持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增加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增强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能力;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提高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安排专项资金,对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给予资金扶持,鼓励企业扩大市场营销。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重点企业的所得税暂缓征收;适当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促进个体私营企业加快发展;清理规范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减负松绑。五是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安排资金2.3亿元,同比增长33%。增加安排技术改造资金和科技创新资金,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污水管网和污染减排体系建设等的支持力度。
———增加投入,完善机制,支持“三农”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增加投入资金11.1亿元,健全支农投入稳定增长、多元化投入和资金整合三项机制。支持实施新农村建设实事工程和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产业化经营和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将对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标准提高到每亩30.5元,较好地维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加大对农牧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自主创业能力,促进劳务经济发展。二是增加投入7.3亿元,调整完善了我省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并确保落实,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和农牧区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扩大免费教科书补助范围;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三是支持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标扩面和全省1614个村卫生室建设,支持在全省继续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工作;提高城乡特困群众大病救助标准。四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就业再就业。支持扩大养老保险和低保的覆盖面,建立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提标扩面;建立并落实了低保家庭廉租房补助制度;及时安排资金对受物价上涨影响的城市低保对象和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等给予适当的物价补贴。五是建立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迅速反应,积极保障,确保抗灾减灾和维稳工作的顺利进行。面对雨雪冰冻灾害和藏区维稳工作的实际情况,各级财政部门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应对保障。省财政于3月初提前下达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3亿元,使各地能够统筹安排抗灾救灾和维稳等资金需要。同时,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及时向中央财政等部门汇报反映我省低温冰雪灾害的情况及特殊性,争取国家救灾补助资金12112万元,已全部下拨给灾区。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累计安排资金及物资购置等800万元,配合用于支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今年以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已累计拨付维稳工作经费及专项资金8494万元,保障了各地维稳工作的基本需要。
———财力下移,规范运作,继续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为进一步缩小各地区政府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逐步建立起省对下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州县服务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的能力,在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我省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省财政今年连续两次增加7.5亿元对下转移支付资金,使省对下转移支付总量达到27.9亿元(含省对下激励性转移支付4亿元)。按照财政部要求,结合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将第二批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由省财政测算到县,并直接拨付到县。同时,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对各地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库区移民安置和支持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财力性专项转移支付;明确规定县级提高公用经费标准和增加教育经费支出比例,提高县级政权运转和教育经费保障水平。通过这几年的省对下转移支付,各地的财力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今年以来,我们努力以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在完善省对财政困难县财政激励性转移支付办法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青海省省对下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奖补试行办法》,以鼓励各地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工作。二是为加快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修改完善了《青海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进一步清理“小金库”,统筹使用非税收入,着力解决苦乐不均的问题。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到10月底,省本级完成采购预算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四是在全面总结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扩大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四个试点地区的部分县乡(镇)开展了督导检查,开展了清理化解农村牧区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目前进展顺利。五是深入开展财政资金管理年活动。对2003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涉及资金86.5亿元,不仅纠正和查处了一批违规违纪问题,而且针对发现的问题,健全完善了相关的制度和规定。
前十个月,虽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资金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有些地区财源结构仍相对比较单一,加之受目前经济不利形势和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制约因素的影响,收入增幅将继续回落。支出进度偏低,支出压力不断增大;有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甚至挪用的现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监管措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部门预算等改革还需向纵深推进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三、2008年收支预算预计完成情况
(一)全省收支预算预计完成情况
根据1—10月全省经济运行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走势预测,2008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35亿元左右,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2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70亿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长23%。
向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2008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为205.3亿元。在今年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中央财政陆续增加财力补助和追加各类专项,预计年底全省支出预算可达到430亿元以上,实际可完成支出350亿元左右,为预算的80%以上,比上年增支68亿元左右。需要说明的是,10月份以来,中央财政陆续下达的各类专项补助资金达30亿元左右,由于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事务等支出,大部分项目是在建工程,需跨年度实施,加之明年还需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政策预留一块资金,虽然我们已采取有力措施敦促协调各地区、各项目管理部门及时下达预算资金,但执行到年底仍将形成一定的结转。
预算执行结果,全省总财力预计为42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亿元,中央补助收入289.5亿元(转移支付补助110亿元,专项补助102亿元,税收返还、工资、体制补助等财力性补助资金77.5亿元),上年结余收入64.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完成350亿元,上解支出2708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为73.7亿元,减结转下年支出79.7亿元,全省累计赤字为6亿元,比上年略有下降,可以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二)省本级收支预算预计完成情况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2008年省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20.85亿元,预计可完成20.9亿元。另外,由于中央加大对我省转移支付力度,省级可用财力增加31.3亿元,主要安排情况:一是增加省对下转移支付4亿元;二是安排用于规范职工津贴补贴及适当提高工资性福利待遇方面14.2亿元;三是安排用于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等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及民生方面6亿元;四是用于湟水流域建设污水处理厂等支持经济发展方面3.1亿元;五是用于补充政府偿债准备金3亿元;六是安排增加预算调节基金1亿元。
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的2008年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为73.8亿元。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中央财政陆续增加财力补助和追加各类专项等,预计可完成155亿元。
预算执行结果,省级总财力为217.7亿元。其中,省级一般预算收入20.9亿元,中央补助收入138.7亿元(中央补助收入总额288.5亿元减省对下的转移支出149.8亿元),上年结余收入58.1亿元。省级一般预算支出160亿元,上解支出2708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为57.4亿元,减结转下年支出60亿元,省级累计赤字2.6亿元,预计可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四、下一步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从1—10月份的情况看,全省预算执行情况比较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完成全年预算及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我们将在今年剩下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继续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狠抓财力组织,高度重视支出工作。继续加强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工作,严格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既要防止和克服“惜收”思想,又要坚决防止“寅吃卯粮”的做法,确保后两个月收入的稳步增长。在重视和抓好税收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抓好非税收入征收和项目工作,确保财政收入任务全面完成,促进财力稳定增长。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关精神,着力支持做好项目工作。要深入研究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汇报衔接力度并做好明年的项目准备。当前,要特别重视支出工作,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协调督导力度,创新资金支付方式,加快支出进度,确保重点支出需要,确保规范津贴补贴政策的落实,确保全省财政支出均衡、合理增长,努力压减结转。
(二)合理安排今年新增转移支付资金。要把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管理与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结合起来,与提高基层财力保障水平结合起来,与国家的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使用管理。一是要认真落实好近期召开的转移支付工作座谈会精神,严格执行好相关政策规定。二是要立足现有财力水平,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精打细算,统筹安排,确保县级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社会保障、教育、支农及其它涉及民生政策的资金需求,努力提高县级支出水平,为争取中央更多的支持奠定基础。三是严格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安排使用上,要按照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合理有序地安排使用资金。要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坚持“大钱大用毫不吝惜,小钱小用绝不浪费”的理念,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严格支出管理,决不允许用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买车、建房和购置高档办公家俱等。同时,在确保重点支出需要的同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
(三)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要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切实抓好各项具体改革措施的落实。为确保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在我省的顺利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强化县级的支出管理,督促县级在编制明年的部门预算时,在确保工资、社会保障及各项法定支出正常增长需要的前提下,按规定的标准安排公用经费。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步伐,为推进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等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向人大报送预决算的完整性,积极做好与同级人大、审计等部门的汇报沟通工作,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
(四)做好2009年预算编制工作。根据当前经济走势分析,2009年,受国际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外需、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财政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财政收支矛盾会更为突出。预计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增量会有所减少。因此,在安排明年预算时,既要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和财政部的精神,又要主动跟进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部署和安排,高度关注民生、“三农”、生态、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一是及早安排明年的收支预算。在客观预测明年财政经济形势面临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地安排好明年的收支预算。考虑到明年财政收支形势紧张,今年如有超收,除安排用于解决历史债务、特殊的一次性支出等必不可少的支出外,原则上转入明年预算使用。二是充分考虑和研究国家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实施增值税转型,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等各种税收与收入管理政策调整因素,合理安排财政收入预算,把握财政收入规模。三是预算安排必须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在准确把握政策的基础上,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留有余地、科学合理”的原则。同时,对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了的重点支出项目,要及早考虑,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工作,统筹安排到明年的支出预算中。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08年即将结束,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再接再厉,扎实工作,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确保全面完成2008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