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全省旅游业加快复苏,青海湖生态旅游迎来热潮。据统计,2023年青海湖二郎剑景区接待游客首次突破300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游客4.56万人次,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开创了新局面。但与此同时,游客数量的增加特别是自驾游的不断攀升,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面临一定威胁,生态安全隐患加大。海南州共和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及时成立迎战旅游旺季现场指挥部,2023年3月份至10月份在青海湖南岸专班驻点,顶着负面舆情的压力、游客不听劝导甚至偶有冲突的压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组织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但是这种应对旅游高峰、维护生态安全的方式,从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来看,仅仅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吸纳并培训当地群众担任生态管护员、秩序维护员、交通引导员势在必行。
事据:一是生态保护压力加大。从2023年青海湖旅游情况看,一些游客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特别是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现象多,房车和其它私家车随意碾压草地、私自搭建露营敞篷等问题时有发生,对青海湖南岸周边草地、水体等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损害。二是地方工作压力加大。2023年3月份至10月份,为应对青海湖旅游各类问题,共和县抽调包括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监委等100多名干部在青海湖南岸沿线驻点开展疏导交通拥堵、维护旅游秩序、清理垃圾杂物等工作,聘请35名保安开展牧道值守、劝导不文明行为等工作。沿湖南岸的倒淌河镇等五个镇党委政府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旅游综合治理工作中,长时间实行人海战术维护旅游秩序,较大影响了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全县围绕青海湖南岸旅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不少财力,单就聘请保安和干部用于食宿的费用达300万以上,疲于应对各类问题。三是群众增收压力加大。初步分析对比,2019年共和县环湖群众直接参与旅游经营人数1万人左右,人均旅游收入4000元左右,2023年共和县环湖群众直接参与旅游经营人数2400人左右,人均旅游收入1400元左右。群众旅游收入呈下降趋势,原因是2022年8月份旅游乱象整治后,环湖沿线群众牧道全部关停并取缔私自牵马(牛)照相、游客在自家油菜花地照相等经营活动,而2023年由县政府引导并规范设置的骑马照相点,无法容纳原有用于经营的马(牛)数量,大部分群众除了养殖的马(牛)以外,没有民宿、餐馆等可以通过经营获取收益的旅游资源,参与旅游经营的人数明显下降。
自2022年8月份青海湖南岸旅游乱象整治以来,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环湖地区群众的增收问题,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增加群众收入。共和县委县政府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通过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规范骑马骑牛照相、摊位售货等业态,取得了一定的增收效益,但对标群众对吃上“旅游饭”的增收期盼还有很大差距。
建议:逐步设立公益性岗位,吸纳并培训当地没有更多旅游资源的群众专门从事生态管护员、秩序维护员、交通引导员等工作。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人、人岗适配”原则,把公益性岗位与环境清洁、牧道值守、文明劝导、宣传推广等工作有机结合,既能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并防止旅游乱象反弹,又能更好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资源,还能减轻县乡两级应对旅游高峰的各种压力。同时,针对人员上岗情况、管理考核、期满续签等开展动态监测,努力实现岗位开发、投入、使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推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塑造大美青海和碧波荡漾青海湖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