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支持西宁市申报国家重要湿地的建议

日期:2024-06-26
字体:【 打印本页

一、建议代表

西宁代表团城中组  林红英

二、事由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西宁市城市中心,湟水河39.1公里贯穿其中,为河流型湿地公园,是青海省省级重要湿地、也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其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复杂多样,湿地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为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栖息创造了天然的环境条件。

近年来,西宁市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湿地保护事业取得明显成效。湿地面积从241.41公顷增长到329公顷,湿地率从47.5%提高到64.67%;野生植物由103种增加到146种,野生脊椎动物由71种增加到187种,特别是鸟类由19种增加到152种,成为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通过水下微地形改造、河湖水系连通、生态清淤、水体养护管理等措施,湿地公园水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17年起,持续对湿地公园水质状况进行监测。据2021年监测结果,湿地公园监测水体平均透明度为0.37m。与2020年相比,湿地TN含量底泥成分等级改善幅度最大,TP含量去除效果最明显为宁湖湿地,由20201.414g/kg20220.689g/kg,改善率达51.27%。

建成全省第一家湿地科普馆,建立4湿地学校,设立湿地课堂,编制湿地公园《常见鸟类观察手册》《自然教育实践案例》等读本,开展湟水湿地二十四节气系列课程系列科普宣教活动,利用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科普讲座,深入普及湿地知识,每年受益人数达到3万多人次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成员单位,先后被授予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省级自然教育基地西宁市青少年绿色实践基地西宁市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作为西宁市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通过多年建设与保护,建成海湖、宁湖、北川湿地三大片区,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群众认可度,成为青藏高原融生态保护、环境教育、自然体验、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已具备申报国家重要湿地的条件。

三、建议

1.进一步加强湿地公园科研监测技术支持,在科研监测、数据分析、湿地科学研究方面加大人才、技术支撑力度。

2.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修复资金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