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

关于加强残疾人智能辅助器具适配的建议

日期:2024-06-21
字体:【 打印本页

一、建议代表

西宁代表团城中组李应山、莫重库

二、事由

近年来,随着残疾人事业发展辅助器具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目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为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由于科技不断发展,简单的辅具已远远无法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需求。智能辅助器具在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度,本报告就残疾人智能辅助器具适配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以加快推进残疾人智能辅助器具适配的政策。

根据《青海省财政厅关于下达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青财社字〔2022〕1465号文件和《青海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青财社字〔2019〕1860号文件要求我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标准为每人1000元,但实际上这一标准已经不足以满足残疾人的需求,许多简单的辅助器具对于残疾人来说不实用,残疾人领取回家后都闲置在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辅助器具更多的被残疾人所青睐,如智能轮椅、可穿戴假肢等。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但由于智能辅助器具采用了高科技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其价格也高。很多时候现行的辅具适配标准无法购买智能辅具。其次,残疾人由于身体上的限制,对于智能辅助器具的需求更为迫切。目前残疾人智能辅助器具配发还不专业,包括对不同智能辅助器具的特点和适用人群的了解,以及帮助残疾人根据个人需求和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能力有待加强。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辅助器具作为一种帮助残疾人的工具,实际并未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导致适应性不佳,残疾人领取到的辅助器具成为摆设,放在家中起不到实用价值。二是目前缺乏专业的评估和调整人员,导致适配难度较大。导致辅具的适配不够精准,由于不同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不同,适配智能辅助器具需要专业的评估和调整。目前缺乏专业的评估和调整人员,导致适配难度较大。三是由于智能辅助器具采用了高科技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其价格普遍较高,而目前的残疾人适配辅具标准较低,不足以满足购买智能辅助器具的需求。四是考虑使用者的生活环境选配智能辅助器具时,需确定使用者的使用场所、居住条件是否具备使用这种智能辅助器具的空间环境和各种条件。例如,申请电动轮椅的残疾人,如果要出门,前提条件是能够自己操控电动轮椅出门。假如门槛太高,个别区域空间受限,电动轮椅就驶不去。这时就要考虑给残疾人先解决生活区域的无障碍设施

三、建议

1.加强专业评估和调整人员的培训和认证。通过制定相关的培训和认证标准,提高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适配服务。

2.加大政府对智能辅助器具的投入力度。建议重新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残疾人适配辅具的标准,使得更多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智能辅助器具带来的便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通过建立残疾人和家属对智能辅助器具使用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使用情况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智能辅助器具的适配及后期实用维修、保养辅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