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病患者日趋增多,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且对医疗支出、劳动力供给、非医疗消费等社会经济造成影响。慢性病防治和管理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对社会积极意义的工作,因此,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湟中区为例,2022年年底湟中区管理在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3.79万例,肺心病、肺气肿患者2702例,风湿、类风湿患者3294例。慢性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威胁我区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然而,我区人口基数较大,老年人口多,慢性病和基础病患者众多,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数量相对不足,基层医务人员压力较大,导致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专业技术骨干、拔尖人才紧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村级较弱、乡镇紧缺、区级不精;由于编制人数相对较少,基层薪资较低,人员流动性较大,业务工作不够专,不够精等问题依然存在。
建议:1.在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基础上,提高慢性病管理协调性,每年通过高端人才引进项目、选派基层医务人员到省内外综合医院、疾控中心等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慢性病防治内容,不断提升慢性病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省市综合医院、疾控中心每年多次并定期下派专家至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指导培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和管理服务能力。
2.积极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年薪制或协议工资制,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增加岗位编制,满足慢性病防控需求。